在上海遇见古埃及文明,百余件文物揭秘“永生”之谜

古埃及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而辉煌的文明之一,在尼罗河流域兴起,延续了几千年之久。今天起,《遇见古埃及:永恒的木乃伊之谜》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开展,共展出123件(组)珍贵文物。
其中包括2具极为珍贵的木乃伊及其棺椁。展品全部来源于英国阿伯丁大学博物馆,历经32个王朝变迁,跨越4300年历史,这些展品全部是第一次来中国首展。
展览共分为“木乃伊与永生、美丽与守护、神与人、祭品与仪式”四个单元,展品包含3具木乃伊棺椁、2具木乃伊、动物木乃伊、卡诺匹斯罐、石碑木雕等123件珍贵文物,讲述古埃及文明的神秘历史与永恒生命观。
在古埃及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受复杂的木乃伊制作工序。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大学博物馆和特别收藏部主任尼尔·柯蒂斯介绍,本次展出了古罗马时期年轻姑娘的木乃伊与棺椁,彩绘且部分镀金。从棺椁的大小推断,她应该只有三四岁。棺椁上精致的装饰显示她亲人非常爱她。父母付出很多心血为她打造漂亮的棺椁来永久保存身体。“这具木乃伊比较特殊的一点是棺椁上画像并不是她实际年龄的样貌,而是她的亲人想象这位女孩长大成人后的样子。”这反映了古埃及人的一种生死观,即生前没有活到最好的年纪,但死后可以抵达那里。展览中展出的另一位是托勒密时期的塞萨贝鲁女士的木乃伊与棺椁,她拥有“女主人”头衔,这意味着她拥有管理家庭与财产的权利。

本次还展出了木乃伊的棺椁、面具、盖板、裹尸布等随葬品。这些文物上的装饰奢华,尤其是棺椁通常镀金以寻求太阳神的保护,并彰显尊贵,上面绘制的图案繁复,与神话传说密切相关。本次还展出了带原装裹布猫木乃伊、鳄鱼木乃伊、鹰木乃伊等,以及荷鲁斯之眼护身符等,人类最早的釉砂项链,以及器皿陶器、眼影罐等古埃及珍贵文物。
“古埃及有一种内在魅力,令很多人为之着迷。”尼尔·柯蒂斯说,遇见博物馆借展的展品有一些曾在新西兰展出过备受好评,如装在棺椁里的木乃伊、古埃及墓穴中的石灰岩雕刻石碑等,文物展现了古埃及人关于死亡的惊奇意象,也呈现权贵者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图景。

“展览在空间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不同于过往古埃及展,更多融入对于古埃及风情地貌、建筑及文化的理解。展陈设计中加入更多古埃及文物元素,并结合现代新型材料及结构手法,从整体空间颜色、材料、美陈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遇见博物馆馆长王春辰表示,展览以木乃伊为核心展开,就像古埃及社会文化生活场面的丰富画卷。
在他看来,古埃及文明里传说,对当今人们充满了吸引力。比如制作木乃伊首先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掏空内脏,然后做药物处理,然后把身体持久地保留下来。因此有关木乃伊-干尸的制作过程及保存,就成为了让人们非常好奇且神秘的故事。木乃伊制作背后,充分体现了古埃及人对世界的理解和他们的信仰。他们相信永生,相信虽然肉身走了,但灵魂还在,并且他们的真身会走到另一个世界。“历史上,古老的文明对陵墓也是有这样的信仰,因此很多陵墓都会修建得高大宏伟,并且有很多随葬品。看古埃及展览对我们了解世界、想象世界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策展团队负责人介绍,为了让观众更好沉浸式地感受到古埃及文明魅力,本次在空间设计上,以还原古埃及建筑风格为出发点,提取古埃及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并通过整体空间颜色、材料、美陈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创新,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领略古埃及的独特魅力。比如在古埃及神庙的建筑部分,搭建了十根柱子,营造古埃及神庙氛围。
未来,遇见博物馆将继续秉承“传递文化,创造美好”理念,会将古埃及作为长期展览主题呈现给观众,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图:主办方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李婷

扫码下载文汇客户端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