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电子报
下载APP

登录 | 注册

读书 | 博物馆界的“奥斯卡”!“策展笔记”丛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2024-01-16 22:57
字号

日前,“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第一辑)(以下简称“策展笔记”丛书)新书分享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浙江展区举办。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策展笔记”丛书主编刘曙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郭义强,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会长何成梁,浙江省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毛玲婧等出席新书分享会。 

浙江大学出版社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编辑褚超孚在致辞中指出,“策展笔记”丛书是浙江大学出版社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共同打造的中国博物馆策展标杆性丛书。作为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基本方式的陈列展览,既是助力博物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产品,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策展笔记”(第一辑)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将有效助力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高质量发展,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策展笔记”丛书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策展笔记”丛书主编刘曙光对丛书的策划缘起及过编撰过程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策展笔记”是博物馆界“奥斯卡”——中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的高度浓缩。它将留存时间短的展览用图文的形式予以“永生”,不仅看起来很美,读起来也很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中国博物馆界与出版社共同创作完善的成果。

对谈环节,三位嘉宾围绕“策展笔记”丛书,分别从专家、作者及出版角度,分享“策展笔记”的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指出, “策展笔记”的出版打破了常规策展类书籍的成规,它呈现了一种从无到有、再到成熟的过程。展览不再只是文物的组合,而是一种专业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提升,而且体现了博物馆学在博物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观众不只可以看文物,还可以看空间,对博物馆的教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以《彩陶中华: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策展笔记》为例,表示该书不仅回应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形成机制这个重要问题,而且拓宽、延长了展览的生命:线下展览时没有“档期”在“出差”的展品、当时“状态”不好的展品,甚至展览时处在修复中的展品都出现在了“策展笔记”中;彩陶展的展览时间是6个月,但是经过“策展笔记”的出版,就把美丽的瞬间定格了,成为了永不谢幕的展览。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笔记这种形式非常特别,可以谈天说地谈展览的创生,谈策展的过程感想,不仅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而且打通了时间与空间、过去与未来,可以弥补精品展览很快谢幕的遗憾。作为一个开放式的丛书,希望有更多的博物馆、更多的精品展览加入“策展笔记”的创作,在提高博物馆策展水平的同时,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精品展览的“幕后花絮”,深刻体悟我们博物馆的展陈之美。

刘曙光理事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策展笔记”第二辑的出版工作,在“国际博物馆日”与读者见面。

“策展笔记”既是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揭秘”,也是对策展工作的反思总结,希望这套丛书可以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让更多好展览“走出”博物馆,在馆舍天地和大千世界讲好中华故事。

文:艺菱
图:出版方供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
+1
1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文汇客户端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18930932701

邮箱:jubao@whb.cn

沪ICP备18006598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205号

© 2014-2025 文汇网

反馈
  •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