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再“上新” :出生医学证明档案可异地查询在线出档

出生医学证明是新生命的第一份人生档案,也是有效法律凭证的第一证,在入学、出国签证、迁户口等各种生活场景中都需要用到。如果不小心丢失了,该怎么办?
3月8日召开的2024年上海市档案工作会议透露,“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查询”服务已上线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办理过出生医学证明的市民群众,可通过该平台“零跑动”异地在线提出查档申请,档案送交方式有四种可供选择:到查收馆取件、挂号信、快递(到付)、线上出证。为防篡改、作伪,电子档案上面加盖有电子签章,既满足档案便捷利用需求,又严守信息安全保密底线。目前,上海可申请查询的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有262万余件,时间跨度为2008年至2021年。
这是沪苏浙皖档案部门联合推出的又一项便民服务举措。据透露,长三角地区“异地查档、便民服务”自2018年推出以来,上海可供查询的民生档案事项已达27种,包括婚姻登记档案、独生子女证档案、知青返城档案、承包地确权登记档案、学籍档案、劳动能力鉴定档案、兵役档案、工商歇业档案等,涵盖出生、入学、就业、结婚、退休、养老等人生许多重要节点的信息凭证。“跨省联动”的触角延伸到了沪苏浙皖345家以及山东省内188家综合档案馆,本市标准化目录数据库已归集2千万条,均可安全高效地调取档案数字化全文。据统计,上海经办的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异地查档、便民服务”和“沪鲁通办”服务群众累计达4000多例。

记者获悉,出生医学证明的查档利用者应为档案所记载的新生儿的母亲、父亲或本人,提交申请资料起2个工作日内,可在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实时查询办理情况。对于不熟悉网络操作的老年人等群体,也可线下到馆查询,上海的市、区档案馆还开通了“在线专业人工帮办”,为他们提供专属服务。
上海市档案局业务指导处副处长胡正秋提醒,我国《出生医学证明》于1996年1月1日开始启用,出生年份较早,各省市尚未开始实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服务;或者部分出生医学证明开具机构,不属于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接收范围;这些情况下在长三角地区的综合档案馆查不到出生医学证明档案。“各省、市综合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不太一样,查档利用者可在办理前提前电话咨询。”胡正秋说,就上海而言,接下来会不断拓展进馆档案的范围,努力将1996年至2008年的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纳入进来,真正使“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落到实处。

图:主办方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扫码下载文汇客户端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