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电子报
下载APP

登录 | 注册

借数字创新之力,探城市永续之道

作者:史博臻
2024-06-08 13:07
字号

以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牵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素融合,用城市更新的“新”夯实新质生产力的“新”。

6月6日,基础设施全方位综合服务企业AECOM在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演绎“以数营城,智领未来”主题,并举办主题论坛,聚焦“数字、低碳与城市发展”,共议城市治理与发展创新。

赋能城市高质量更新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城市发展与运营模式正在被深刻改变,城市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如何将数字创新解决方案融于城市建设与治理中,打造绿色生态空间,提升运营治理效率,探索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构建更智慧、更宜居、更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成为每一座城市的核心关注点。

AECOM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围绕 “城市空间运营与绿色资产增长” 发表主旨演讲,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兼顾高效、绿色、低碳指明了方向。他提出,应在城市规划阶段推动空间运营助力资产保值增值、营造绿色资产创造城市新增长,以回答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实现从保护资源到创造资产、从盘活资产到创造资本。

随着“双碳”和与“新质生产力“成为行业转型的主流,面临当下快速城镇化趋缓、人口结构出现全新挑战和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城市更新面临着全新课题。一场圆桌讨论,为话题预热。

由AECOM中国区ESG负责人刘洋主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杨辰、瑞安房地产可持续发展部总经理陈宇华、中国金茂华东区域公司总规划师廖志强、AECOM 中国区建筑与人居环境副总裁钟增炜,围绕“低碳与智慧,新质城市更新之道”主题,展开对话。他们深入剖析新质城市更新的频率、时间点、范围及深度,梳理城市更新在国土空间、建筑设施、景观绿化和能源环境等多维度的全新需求,探讨利用低碳和智慧的理念与解决方案,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赋能城市高质量更新发展。

上海临港新片区书院站枢纽地区综合开发

解题全新时代之问

在本次展会上,AECOM展示了通过高质量、全生命周期的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在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的项目中,借助Digital AECOM、全球智能实验室(iLab)等精专于不同领域的数字化团队及其自主研发的数字工具,提升城市空间治理质量和产业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引领社会、环境、经济等多层次的价值提升,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AECOM中国区总裁鞠珩表示: “当下,数字化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变革的核心力量,也是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希望继续凭借AECOM的多学科整合服务,将数字化技术、ESG理念融于创新解决方案之中,为客户创造多层次的卓越价值,打造具备连通性、宜居性、韧性和经济活力的未来城市,协助中国城市构建面对全新时代之问的解题思路。”

由AECOM团队自主研发的多个低碳数字工具,已经在国内诸多项目中应用。低碳简单系统(CRSS,carbon reduction simple system)便是其中之一。该数字化设计辅助工具基于IPCC基准减碳理论,围绕城市的空间规划、蓝绿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建筑、产业共六个面向,基于web端的碳测算,可帮助规划师在设计阶段评估方案的减碳效益与增量成本;在其量化模型的基础上,AECOM团队可为项目科学制定从规划设计、到开发建设、再到运营管理各阶段的减碳目标与行动计划,满足低碳设计工作流的闭环。

此前,该工具已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书院站枢纽地区综合开发设计国际竞赛项目中应用,在其辅助下,AECOM提供的方案能为片区发展减少约每年7万吨的碳排放,并且减碳成本仅为常规减碳成本的三分之一。

在上海设有核心研发团队的全球智能实验室(iLab),则是AECOM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核心要素。iLab由跨地区、跨学科的专家组成,专注零碳建筑设计、高性能幕墙优化、智慧城市分析、数字解决方案及新技术材料研发等领域,支持 AECOM 全球化创新与实践。

由iLab团队研发的AECOMzero for Urban工具,可以从城市尺度,协助客户定制新城开发减碳策略与评价指标,支持参数快速修正,持续助力规划决策;同时优选城市减碳策略,在规划阶段确定技术方案以实现碳中和,提前布局,降低城市建设试错成本。

随着中国城市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摆脱传统增长路径、以创新驱动发展,是符合数字新时代的发展方式。AECOM作为基础设施全方位综合服务企业,不仅提供整合创新解决方案,还能为客户应对变化与挑战的前瞻咨询服务。我们相信,在这个时代,提出问题的洞察能力和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技术,同等重要。

未来,AECOM将继续发挥多专业协作、创新能力、数字化技术等独特优势,携手多方合作伙伴,以构筑更美好世界为宗旨,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开创可持续未来。

相关链接

在论坛后,记者对AECOM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AECOM中国区ESG负责人刘洋进行专访,了解他们对于数字时代和存量时代双重背景下城市的转型发展的看法。

Q:AECOM有哪些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前沿理念及经验?

刘泓志:我们精专于不同领域的数字化团队及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工具,可以为客户在项目全过程提供更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运营效率。

比如我们基于IPCC基准减碳理论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设计辅助工具——低碳简单系统(CRSS,carbon reduction simple system),可围绕城市的空间规划、蓝绿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建筑、产业等六个面向,进行基于web端的碳测算,帮助规划师在设计阶段评估方案的减碳效益与增量成本。

在专注公共空间的资产化设计与运营、品质提升方面,我们自主研发了Re-Open X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探索交付从设计延伸至运营阶段的服务;通过提供一套公共空间资产评估方法、一套公共空间环境评价体系和一个公共空间数字化运管平台,帮助公共空间运管方建立长效运作机制,重新看见空间价值。

我们还有一支由跨地区、跨学科的全球专家组成的创新型团队——iLab。这个团队专注零碳建筑设计、高性能幕墙优化、智慧城市分析、数字解决方案及新技术材料研发等领域,结合自主研发的数字工具,支持 AECOM 全球化设计创新与实践。

目前,iLab在上海办公室的Asia核心小组与Asia Digital团队紧密合作,已经有了非常扎实的技术支持与项目实践。近期iLab团队研发出AECOMzero for Urban工具,可以从城市尺度,协助客户定制新城开发减碳策略与评价指标,支持参数快速修正,可全程协助规划决策;同时优选城市减碳策略,在规划阶段确定技术方案以实现碳中和,提前布局,降低城市建设试错成本。

刘洋:我们也不断探索通过数字化技术,来量化设计与规划安全、包容和可持续城市中的定性元素。AECOM持续深入研发集合气候孪生、规划孪生、设计与施工孪生和运营孪生及更多领域的整合性数字孪生平台。

温州平阳鳌江国际新城超高层

Q:什么样的城市更新,才能够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刘泓志:传承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一点。在更新过程中,我们应该要关注城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留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注入现代元素,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

另外,我认为示范项目应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其成功经验能为其他城市借鉴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推进更广泛的城市更新进程。

刘洋:从根本上讲,城市更新是一个推动城市持续发展下去的举措。那么,整合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运营考量,才能确保更新后的资产具有长期的可行性和发展。

同时,应鼓励政府、企业、社区和居民等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具有示范性的城市更新并不是一方力量能完成的,势必需要有多方的参与和支持。

成都高新区专项规划研究标杆项目概念设计

Q:AECOM如何将ESG理念运用于城市发展服务?

刘洋:在“永续发展,泽被未来(Delivering Sustainable Legacies)” 战略的指引下,AECOM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可以在城市发展的每个阶段为其提供专业服务,从城市的顶级框架策略制定,到设定科学合理的ESG目标、下一步的低碳规划设计,再到城市运营阶段的治理绩效优化等,将ESG理念融入涵盖从战略到实施的项目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中。

自正式推出ESG战略以来,我们将理念化作行动,切实将ESG理念贯彻至从运营到交付项目的日常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自身运营上,AECOM从 2021年起,已实现运营净零排,并作为全球首批获得科学减碳倡议组织(SBTi)认证的企业,承诺在2040年底前实现基于科学的零碳排放;在全球业务上,AECOM推出贯穿业务全流程的“ESG即服务”解决方案,以及帮助客户加速转型的ScopeX™、Digital AECOM、iLab“创新即服务”等定制化服务,助力AECOM在全球范围的绿色低碳实践。

ESG要求企业的运营需要关注“双重实质性”,不仅要承担外部环境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也要其业务对环境所带来的实际影响负责。因此,ESG理念要求项目识别出每个城市、城区、园区、社区真正的需求和关注点,通过全生命流程为其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们因应不同客户的多样需求,为处于不同阶段的项目提供定制服务,包括增强气候韧性、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转型解决方案、实现净零排放、改善社会成果等,覆盖E(环境)、S(社会)、G(治理)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我们也针对不同层面、类型的项目提供因地制宜的创新解决方案,包括为城市有机更新、乡村振兴、资产组合脱碳、产业空间转型、绿色空间资产、园区零碳规划设计与运营脱碳、智慧低碳建筑、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等项目类型。

随着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从粗放到集约、从增量发展到存量激活、从追求总量规模到新质生产力导向,软性要素价值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AECOM倡导以软性要素量化决策,展开对城市价值更立体化的思考。包括在近期成都高新区专项规划研究中,我们跳脱单一项目的思维局限,聚焦于满足市民真正需求的多维度要素,为重建经济活动、城市建设与生活活力之间的联系,制定总体部署与行动计划,促进建设、管理、运营层面的精细化创新发展。

我们不仅突破“传统规划思维”,更是不论项目规模、项目类型地,重视通过项目为当地带来持续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积极影响。从规划层面的苏州金鸡湖滨水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建筑层面的温州平阳鳌江国际新城超高层设计,到工程层面的贵州正习高速公路项目可持续咨询,我们都致力于将可持续理念融于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考虑中,为城市下一阶段构筑更繁荣的经济、更绿色美好的环境、更多元平等社会赋能。

文:史博臻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1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文汇客户端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18930932701

邮箱:jubao@whb.cn

沪ICP备18006598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205号

© 2014-2025 文汇网

反馈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