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复旦儿科医生为严重冠脉病变的川崎病患儿解难题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吻合口再狭窄支架植入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
小伦是儿科医院心内科医护的“老朋友”,一张微胖的脸上常挂着乐观的憨笑,总能在病房里掀起阵阵欢笑。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位14岁的阳光大男孩自2岁起便与川崎病及其引发的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相伴,几经生死考验。
2021年,小伦与复旦儿科首次结缘。
彼时,疾病已伴随他走过10个春秋,尽管辗转多地求医,他的冠脉状况却仍在持续恶化,出现了缺血性心肌病和心功能不全,预后令人揪心。在复旦儿科,心内科刘芳教授团队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揭示了令人心惊的现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仅存的回旋支也存在狭窄病变,小伦命悬一线。
面对挑战,复旦儿科汇集多学科力量,为小伦成功实施了超高难度的三支冠脉搭桥手术。手术的成功,不仅让小伦的心功能恢复到满意水平,更让他摆脱了缺血心脏的束缚,恢复了与同龄男孩一样的活力,生活质量和预后均得到极大改善。
素有“模范小患者”美名的小伦,每年暑假都准时来心内科“报到”。术后1年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其桥血管通畅和心肌血供良好的喜人成果,同时也及时发现了右冠状动脉桥血管吻合口的狭窄病变。在随后2年随访治疗中,吻合口的狭窄程度未见明显改善。
刘芳教授团队意识到,虽然小伦目前心脏情况尚属乐观,但冠脉吻合口狭窄远期仍可出现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和猝死等恶性事件,需及时干预。
经多学科讨论,团队决定为小伦施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精准评估狭窄程度并决定后续介入治疗方法。日前,手术在团队的精密筹划下顺利开展。术中,IVUS测量狭窄程度达85%,并且吻合口远端的自身冠脉仍有不规则病变,团队决定一次性植入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完全覆盖吻合口及远端病变。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小伦恢复很快,顺利出院。
刘芳教授表示,近年来心血管中心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数量居全国之首。而此次冠脉搭桥术后冠脉支架植入的成功,不仅进一步改善了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更为我国儿童川崎病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后续保障。
图:文汇报资料照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唐闻佳

扫码下载文汇客户端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