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5、18、S4,五线交汇的南京北站要来了

文汇客户端

本月初,《南京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获国铁集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上周,宁滁城际铁路二期(含同步实施工程)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南京北站开工建设进入倒计时,将在2027年与北沿江高铁同步通车运营。

作为北沿江高铁沿线规模最大的枢纽客站,南京北站设置3场16台30线,由北向南依次设高铁场5台9线,引入北沿江高铁;城际场6台12线,引入宁淮城际、宁滁蚌城际、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普速场5台9线,引入京沪铁路、宁启铁路。

在南京规划的“米”字型高铁枢纽网中,南京北站将和南京南站、南京站三站联动形成辐射八方的新格局。“南京北站是南京唯一集高铁、城际、普速铁路为一体的铁路枢纽,具备全向发车能力。远期,年旅客发送量3650万人次,最高集聚人数13500人。”江北新区枢纽办规划与国土部副部长张勇说。

《南京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明确,南京北站轨道交通“五线交汇”和道路交通“一横两纵”。轨道交通方面,经过或到达南京北站的地铁共有5条线路,分别是城市轨道3号线、4号线、15号线、18号线以及城际轨道S4号线;道路交通方面,打造“一横两纵”H型快速路为主骨架的多层级道路集疏运系统。体系建成后,市民可以选择多种交通方式快速到达北站,江南主城的居民预计30分钟内可达;江北新主城的居民预计15分钟内可达;南京都市圈周边城市的居民,也可以通过城际轨道方便到达。

“换乘最高效,是南京北站设计最核心的部分。”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枢纽所所长王钶介绍,设计方案中,创造性采用“双光谷、井字形”换乘空间结构,在高铁场、城际场和普速场三个车场之间拉开两个光谷,“双光谷”的设计将地铁站厅设置于站房正下方,地铁旅客可通过光谷空间内设置的多组扶梯,垂直抵达候车厅,大大缩短轨道换乘距离。道路交通方面,H形快速路中的“一横”中横线,正是在光谷空间内下穿北站,同时设置落客空间,可以让乘坐汽车抵达的旅客直达光谷,同样实现“零距离”换乘。

南京北站还首创“双首层”设计。结合南北地形高差,充分利用铁路线下空间,“上首层”设置国铁出站层顺接南广场,“下首层”设置城市通廊层与市政配套车场顺接北广场,方便抵达,平急两用。通过“双首层”实现南北城市界面与北站枢纽的无障碍衔接,同时提高站区的容纳能力、服务效率和旅客体验。

根据南京北站的远期规划,聚焦“站城一体新枢纽、区域竞合新引擎、TOD绿智新城区”的目标,规划14.4平方公里的高铁枢纽经济区,依托“一带+两廊+四轴”的总体结构和“三核+九节点”的特色空间,打造高质量枢纽经济产业体系和多样化城市功能体系。

图:南京发布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

综合自南京发布、紫金山观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