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逛夜市是认识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对于上海而言,夜市是它的另一张面孔。在夜色的衬托下,它透着神秘,透着虚幻,甚至得让人感觉有那么一点不真实。
上海的夜市,却又是那么亲切。吃、喝、玩、乐、穿、戴,一切用度,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花费不多,又颇有乐趣。难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逛夜市当作休闲生活的一小部分,将夜市小吃,视为自己一天中的第四餐。夜市,另一种特别的精神享受。
小龙虾、麻辣烫、烤鱿鱼……上海夜市大排档随着温度计的“指针”迅速“火热”起来。华灯初上,夜市大排档食客云集,人声鼎沸,市井狂欢在那里演绎得淋漓尽致。冰镇啤酒,冰镇汽水,从来都是上海夜排档上男女食客的最爱。可口可乐绝妙的口感,堪与各类美食搭配,增添食物的美味,更在餐桌上增进了大家的情感交流。三五成群围坐一起,一边咀嚼着夜排档的经典美食,一边畅饮可乐,正是如今年轻人的最爱!
唐朝诗人王建就曾在其《江馆》一诗中,用“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的诗句,勾勒出当年江南夜市的独特韵味。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上海的特色夜市吧!
昌里路:交通最方便
逛昌里路夜市的最佳时间是周五到周日晚上6点到9点,去昌里路的交通十分便利,有338、572、604、627、771、784、785、787、818、83、隧道二线和隧道七线等多条公交线路。而且昌里路经过整顿后,夜市有专门搭的固定摊位呈一字型排开,十分整齐。
从上南路昌里路出发,一路往西,地摊上有各种各样零零碎碎的小东西吸引着你的眼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可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比较拥挤,因为晚上来逛的人太多,而摊位和对面的门面房之间的距离又太窄。昌里路地摊上最多的是女孩子的衣服、包包和小饰品。如果你喜欢讨价还价,这里便是天堂。有几家卖纯棉T恤衫的摊子上挂着“50元2件”或是“35元2件”的牌子,生意十分火爆,挤都挤不进去。
武宁路:学生最喜欢
武宁路夜市毗邻西宫,受到了学生一族的热捧。如此地道的夜市上海也已鲜见,东新路上都是小摊,服装、饰品、鞋子,应有尽有。很多东西在许多小店都能看到,还有一些在新西宫也能发现,但是价格只是实体店的一半都不到,非常值得晚上逛逛。不仅满足购物需要,也可以吃到很多美味,章鱼小丸子、八宝粥、凉粉,每一样都会让减肥的人“缴械投降”。
霍山路:带wifi的半夜早餐店
霍山路临潼路口做夜市生意的大饼油条店已经有12年的历史,生意不能用火爆而要用疯狂来形容。大饼油条咸浆虽然价格不菲,但贵得有理,店内专设Wifi,微博、微信营销。老板也乐于听取“食客”建议,与时俱进地把夜市里的早餐店经营得风风火火。
通北路:平价海鲜里的“致富经”
住杨浦的,要吃海鲜,大多会去通北路。路不算长,店却不少。感觉与当年的吴江路相似,都是以夜市排档为主。通北路是名副其实的“海鲜一条街”,街道两旁开满大大小小的海鲜店。早上10点开始营业,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3点,晚上9点半到凌晨1点半是生意最好时段。
通北路在N年前只是一条很普通的街道,自从一两家海鲜店选择在此开店,生意就逐渐好起来,口口相传引来无数食客,也引来了更多的商家在通北路开海鲜店。
他们大部分都从铜川路进货,旺季的日盈利在7000元左右,淡季的盈利也有两三千,也就是说这一条街在一年内创造的GDP高达1亿元!虽然卖的平价,但盈利还是很可观的。
寿宁路:爱经典更爱赶时髦
寿宁路上的小吃每年都会赶“时髦”,小龙虾依旧火爆,烤鱼、水煮鱼早就“昨日黄花”,今年夏天风水轮流转,也许就轮到烧烤成主角了。
张江:“早”夜市风雨无阻,与上班族不见不散
张江地铁站出口通往公交车站的小路只有3米宽,天气好的时候,小路一侧全是密密麻麻的小摊贩,每个摊位至少占据小路一米的宽度,只留下不到两米的路面。据说,很多小贩都是当年彭浦夜市搬迁至此的。
遇到下雨,大多数露天的地摊没了,但卖雨伞的多了起来。有些水果摊也在雨中“坚持”。部分地摊到了地铁站内淋不到雨的地方继续坚守。据摊贩们讲,一般晚上9点左右就有开始收摊的,有时也会坚持到10点多。吃食摊位主要以小食为主,晚些下班的白领们也有福,方便快捷解决了晚饭或夜宵问题。
肇周路:喧嚣城市的一片“静”土
如果看够了热闹的各大夜市,我也推荐你来“肇周路”品味不一样的风景。肇周路大概算是上海最安静的知名夜市了,这条马路上没有成规模的小摊,却集结了阿婆豆浆、长脚汤面、耳光馄饨、辣肉丝面馆等沪上夜宵名吃。
热门回顾:
【魔都おいしい日式拉面Top10】回复“拉面”查看
【沪上必去洋房下午茶】回复“下午茶”查看
【盘点沪上最有腔调的自助餐Top10】回复“自助餐”查看
【上海滩最热10大面馆】回复“面馆”查看
【CNN推荐的10大上海街头小吃】回复“小吃”查看
【沪上十大人气火锅排行榜】回复“火锅”查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护知识产权从我做起。获取更多美食,请点击屏幕下方原文阅读。
热爱美食的人,一定热爱生活。如果喜欢“文汇报汇吃”,请搜索“文汇报汇吃”、微信号“ihuichi”,关注“文汇报汇吃”。欢迎投稿至whbhuich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