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获得首届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文汇报见习记者 祝越
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朱屺瞻一生速写本都不离手,辞世前一个月,还在华东医院病床上用毛笔勾勒国画小品《枇杷红柿图》。画幅左上角果盘内装着金黄的枇杷,下方散落着红柿子,大胆色彩和三角的构图都像其生命本身一样质朴无华。
享年105岁的国画大师朱屺瞻先生融会中西,曾经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耄耋之年“九十画展”登上艺术高峰的里程碑,随后95岁、100岁、105岁,每次画展他都以全新的作品面世,一次次不断自我超越,创造了美术史上的奇迹。
耄耋之年开创全新艺术风格
朱屺瞻8岁起临摹古画,26岁赴日留学,接触梵高、塞尚、马蒂斯等作品,体会到现代西方油画和东方写意画的共同之处,慢慢开始在山水画中运用富有刺激性的厚重色彩,在写意画中融合油画的笔法。
上世纪50年代后主攻国画的朱屺瞻大胆用色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运用石青、石绿等矿物质色彩在山水画中并不常见。”艺术评论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毛时安评论说,“画坛中先学西画后转国画的人不少,但朱屺瞻却是其中十分成功的一位,中西结合走出了与众不同的道路。”
活到老学到老,活到老画到老。年届耄耋,朱屺瞻仍保持着一颗童心,85岁高龄时,他竟然又开创了全新的艺术风格。
朱屺瞻传记的作者张纫慈感慨:“这可不简单,当时他已经是中国画院知名画师,推倒重来是需要勇气的。老先生在现实中听到芬兰作曲家交响乐之后,就觉得自己的画风一定要改变。突破了条条框框的制约,他的作品色彩运用与音乐乐感相衔接,层次间有了独特的韵味。”
198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举办《朱屺瞻国画展览》,90高龄的朱屺瞻用强烈色彩糅掺于淋漓纵横的泼墨之间,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气派。
以梅自许坚持作画抗争劫难
朱屺瞻爱梅画梅,以梅自许,虽然多次遭遇画作尽毁仍然坚持作画。在浏河老家,他将日机炸成的弹坑引水成池,并自号“梅花草堂主人”,在画室外遍植梅花,以示对劫难的抗争之意。
1931年朱屺瞻出任新华艺专的校董,为建立绘画研究室,不惜抵押贷款,并亲任主任兼导师,授课教带学生。新华艺专人才荟萃,集中了诸如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关良、丰子恺等中国画坛一大批重量级艺术家。
1932年,朱屺瞻经历了人生重要转折。随着日军大举进犯上海,抗日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极大地触发了朱屺瞻的爱国热情。不顾严寒与肺疾,朱屺瞻不仅积极参加抗战赈济活动,还奔走于宝山、嘉定、太仓等战场写生描绘战争遗迹,并在当年7月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内举办《朱屺瞻淞沪战迹油画展览》。尽管处于战乱,参观者每天逾千。
1939年上海最艰难的孤岛时期,朱屺瞻开办油画展反映人民流离失所的现状。张纫慈回忆他的这些静物透出一种沉静、坚毅、不屈不挠、抗拒暴虐的力度美,是一种无声的抵抗,也是对民众的极大鼓舞。
朱屺瞻一生都没有想卖过一幅画,筹集钱款购买的名画也多由博物馆收藏,这些画作至今仍是绘画艺术者的“宝库”。
1991年朱屺瞻获得首届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5年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成立,朱屺瞻捐出百余幅画常年设展。如今,艺术馆每年迎接8万多访客,在一墙之隔的鲁迅公园,梅花依旧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