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天介绍了东非的一些魅力旅游之地。然而,在野性又浪漫的东非,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游客记在心间。今天将介绍旅游过程中需要留心的点点滴滴。
卫生防范别忽视
在南部非洲,艾滋病、疟疾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寿命构成最大威胁。国人来南部非洲旅游,应洁身自好。对于疟疾不必谈虎色变,疟疾可以预防和治愈。疟疾俗称“打摆子”,由携带疟原虫的按蚊传播。按蚊多在太阳下山后出来活动。外出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驱蚊霜,衣服上粘驱蚊贴,在旅店房间使用电蚊香,可达到良好的驱蚊效果。感染疟原虫后大约在10天左右发病,如果届时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可考虑是否患疟疾。应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刚从疟疾高发区回来,以防误诊。
南部非洲安全形势令人担忧。坦桑尼亚治安形势相对好些,针对外国人的犯罪活动主要为抢劫。国人来南部非洲旅游,尽量结伴出行,避免去偏僻杂乱的场所。遭遇抢劫,切勿抵抗,交出钱物,保命要紧。当地警察素质不高,别指望报案后,警方及时破案,物归原主。
购物消费有门道
在南部非洲一些国家包括坦桑尼亚,可使用银行卡、旅行支票,但是手续费高得惊人。随身带银行卡以备不时之需,消费还是尽量使用现金。坦桑尼亚的银行汇率普遍过低,且还收取手续费。门面不大的外币兑换点汇率公道,机场及市内外币兑换点汇率基本相同。
国内游客来坦桑尼亚多喜欢购买当地的特产黑木雕、坦桑蓝。黑木顾名思义是黑色的,且质地极为坚硬。坦桑尼亚黑木的价格并不昂贵,造假的成本高于真货,故不必担心买回假货。不要在旅游景点及通往旅游景点的路边店铺购买木雕,不要结伴去黑木雕市场并表示出好奇,商家宰的就是初来乍到、不懂行情的游客。要细看木雕,包括底座是否有裂纹及用木屑拌胶水填补的痕迹。国内北方干燥的气候会导致裂纹加大。
坦桑蓝因硬度不够,在中国宝石界未被列为蓝宝石,而称之为坦桑石。3A级的坦桑蓝每克拉在400美元左右,5克拉以上的坦桑蓝具备保值增值潜力。一定要求商家出具正式发票,以保证质量及缴纳了税金,否则,坦桑尼亚海关会以偷税为由,没收不能出示正式发票的坦桑蓝。
远离象牙犀牛角
在南部非洲,动物偷猎活动日渐猖獗,一些珍稀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许多国家纷纷签署动物保护条约,严厉打击盗猎及非法买卖活动。象牙、犀牛角禁止买卖,即使如啤酒瓶盖大小的象牙制品在海关若被查出,携带者须支付数额不小的罚款或面临牢狱之灾。因此千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以免追悔莫及。
在南部非洲主要是偏远及落后地区,当地人多认为被拍摄不吉利,会给他们带来灾祸,故千万不要轻易将镜头对准他们,否则会遇到麻烦。不过,随着相机、摄像机的使用,电视节目的播放,外来文化的影响,拍照对有些当地人来说已不再那么可怕。
支付小费必须用纸币
在南部非洲,支付、索取小费十分普遍,入乡须随俗。在坦桑尼亚,没有公认统一的小费支付标准,坦桑尼亚工人100多美元的平均月工资收入可视为支付小费的参考。在旅店、餐馆一般付服务生1美元小费,1美元兑1600坦桑尼亚先令,可付1000至2000先令。当然付小费还要与消费额度挂钩,并考虑到餐馆工作人员内部如何收取及分配小费。在坦桑尼亚,有的规模不大的旅店前台甚至也索要小费,他们的薪水很低,小费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付给司机兼导游的小费每天两万先令即可,如果旅游团队人数较多,适度增加。在坦桑尼亚,小费必须是纸币,付硬币被视为打发要饭的。坦桑尼亚纸币最小面额为500先令,相当于2元人民币,硬币最大面额为200先令。
(本报达累斯萨拉姆1月22日专电)
文汇报驻达累斯萨拉姆记者 张晓春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