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图片请亲移步汇拍
今天是元宵节,也是情人节,你会选择回家团圆还是与男女朋友浪漫约会?又或者,你还可以选择去体验一下地铁10号线,和传统京昆折子戏来一次“亲密接触”。
由本报和上海地铁、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联合举办的“‘大美中国’文化近地铁列车公益活动”今天在途经众多文化地标的地铁10号线沿线举行,地铁运营方为此特意开出了一列“京昆国粹专列”,而这也是上海地铁实施“公共文化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继贺友直“老上海漫画”、丰子恺“经典漫画和哲语”等文化列车后,开出的又一趟“文化专列”。
36幅戏曲人物画进车厢
京剧院、昆剧团的艺术家们,从传统京剧、昆剧中遴选出了《游园惊梦》、《惊变埋玉》、《三岔口》、《击鼓骂曹》等36出脍炙人口的京昆折子戏,用“戏曲人物画”的形式,定格戏曲表演中的精彩瞬间,并配上了每部戏的剧情简介。地铁方面则选出1列地铁10号线列车作为文化列车,在其中布置了36幅车壁贴画和近300个“戏剧拉手”,让乘客们可以通过文字和画面领略传统戏曲的神韵与意境。
例如,市民在欣赏昆剧《挑滑车》的戏曲人物画时,不仅可以看到猛将高宠横抢跨步的英姿,还能在图画下方看到一小段配文,写有“宋军元帅岳飞为解康王之围与金兀术会战于牛头山,堪不敌。猛将高宠,见状情急,一马当前,力挽颓势,并奋勇杀入敌营。金兀术急命部下以铁滑车自山头滑下,阻击高宠。高宠自恃力大,连续枪挑滑车多辆,奋勇冲上,终因力尽战死。”
此外,今天下午,上海昆剧团团长、著名昆剧演员谷好好,还将带着团里的青年演员,在10号线新天地站向市民献上一场昆剧折子戏的公益演出。
车站装饰获艺术金奖
地铁运营方介绍,根据《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三年行动计划》,他们计划在全网100座重点车站中开展120个文化展览、展示、展演系列项目,让乘客在地铁中“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
目前,地铁运营方已在人民广场、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换乘空间等站设置了大型雕塑艺术,在中华艺术宫的橱窗及出入口通道中展示了《海上生明月》、《锦绣中华》等经典美术复制品。在地铁2号线的7个站点中,分别布置了7幅主题鲜明的大型壁画。如在静安寺站设置的静安八景,把静安寺历史传说中的八景,用传统单线刻画在形状不同的大理石上,镶挂在金黄色的花岗岩面,使现代与古朴融为一体。
而在新近开通的11、12、16号线上,地铁方与上海天文协会合作,共同打造12号线国客中心站的“熙攘星海”,将12星座“刻画”在站厅100米长的顶上,构成了新的天文科普长廊。11号线龙华站的大型陶瓷壁画、交通大学站由钱学森手迹组成的通道墙面等新型车站文化装置,还获得了“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金奖。
音乐角已演出百余场
除了利用自身资源,地铁方面在文化建设中还注意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定期组织演艺活动与各类展览。
其中,目前在市民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人民广场站的“地铁音乐角”。自音乐角开辟至今,地铁运营方邀请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上海知音琴行等文艺团体和企业,每周六、日各举行1小时演出,至今已超过100场,吸引观众2万余人次,一些艺术家主动要求参演。旅美大提琴家黄甦一次来沪参加演出时,就特地抽空来音乐角为观众演奏。他说:“在国外也有不少地铁里的演出,但大多是个体的、自发的,像上海地铁这样有组织、有一定规模、市民参与度这么高的很少见。”
在展览方面,除了地铁4号线浦电路站和上体馆站站厅举行的“与大师零距离”吴冠中、林凤眠作品展,人民广场换乘大厅举办的刘海粟美术作品展等,地铁运营方还推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西藏南路站2号出入口及通道建设当代艺术展示画廊,并在浦东机场站举办中国著名连环画大师贺友直老上海风情公益画展示,将该站打造成“老上海风情”主题车站。
文汇报记者 叶松亭
延伸阅读:
昆曲木偶融合出异彩 (2013-12-23)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