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数据思考新方式
Snapchat的风靡也使其引发多家公司的竞购,其中就包括Facebook和谷歌,还有消息称,来自中国的互联网巨头腾讯也看中了这家公司。正因为此,Snapchat也成为“耀眼的女郎”。
专家认为,阅后即“焚”应用的迅速普及表明,社会正在酝酿新的数据思考方式。Snapchat的成功也证明,图片和文本未必需要永久保存。电脑和手机诞生之初,便凭借数据保存能力广受追捧;而如今,能够删除这些数据将让人们同样倍感欣喜。
社交产品的泛滥也让用户越来越在意,自己散落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会不会被什么人看见。从Google+的“圈子”分类到Facebook、新浪微博的“仅某个分组可见”设置以及Path等私密社交的火热,不难发现国内外的社交平台都在探索如何平衡用户分享和隐私之间的关系,而Snapchat的阅后即“焚”模式在这个问题上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用户在拍完照片后既可以选择保存也可以选择以极短的时间分享,这基本上解除了用户对过度暴露个人隐私的担忧,同时又满足了分享的欲望。
有专家表示,在这个“过度分享”的社会,本来就不需要将所有信息保存。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倘若Snapchat的模式能够迅猛发展,倘若其他网站和服务也开始推广类似的理念,今后的互联网就将与今日大不相同。它将更具私密性,用户不必整天为考虑不周的图片或想法而提心吊胆。但这样的互联网所具备的实用性可能会大打折扣,因为当用户想怀旧时,不可能随时查看当年的老照片,电脑也不能随时反馈历史信息。当然,用户未必要二选一。即使Snapchat引领的风潮大行其道,可能也只会令“永不磨灭的互联网”和“可以删除的互联网”同时存在。有些用户主要选择可以默认保存数据的应用和服务,其他用户可能会选择立刻删除。还有一些人则会根据情况随时变换选择。
Snapchat的结局到底会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当Snapchat同时拒绝Facebook30亿美元和谷歌40亿美元收购的时候,等待着它的未必是注定成功的结局。
Facebook当年拒绝了雅虎10亿美元收购后,如今成长为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但以“网友团购为经营卖点”的Groupon在拒绝了谷歌的60亿美元收购后,如今一路却走得跌跌撞撞,现在的市值也只值70亿美元。
文汇报驻联合国首席记者 袁博
(本报纽约2月14日专电)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