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大学里最难上的课是思政课。而高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必须抓住的关键环节,也是思政课。
从2014年开始,上海高校试点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即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实现渠道。
昨天,教育部在沪召开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片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这也意味着,上海正在推进的“课程思政”改革,有望作为“样板”,对全国形成辐射效应。
“一把手”开讲思政课成常态
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在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目前,上海所有高校均已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学校“一把手”纷纷走上讲台开讲思政课,此举极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为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在所有高校落地生根,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目前上海已启动“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基本实现全市高校全覆盖。每所学校获得的经费支持从20万至150万元不等,连续投入四年。
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类课程的不同属性,沪上高校通过厘清定位,分类开展重点建设。
据悉,今年上海把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环节。除了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上海还同时建设了15个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每个学院予以2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明确连续支持三年。此外,《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也即将出台,着眼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坚决打赢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攻坚战。
专业课骨干教师将获专题培训
眼下,一批“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的开设,正在成为沪上校园里的新看点。从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到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信用中国》、上海电力学院的 《能源中国》……每一门“中国系列”课程都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在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时,高校追求的不是“一门课讲所有”,而是“讲一处深一处”,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必修的《人体解剖课》,在授课老师张黎声这里完成了“升级”,成为一门“思政味”浓郁、受学生高度认可的专业课。在“解剖第一课”上,张黎声向学生们转述遗体捐赠者弥留之际的话语,分析病例,观看病人和疾病抗争的图文影音资料;在课外,他带着学生与遗体捐赠者家属座谈并给予慰问……
把专业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巧妙地完成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合二为一,在沪上更多高校,类似的试点正在开展。
据了解,目前上海高校已建设“中国系列”课程近30门。另外,175门综合素养课程和400门专业课程申报开展试点改革。
记者从昨天的会议上获悉,今年上海高校还将着力实现三个“全覆盖”,即:所有高校全覆盖开设“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每所学校至少选取1门以上课程开展试点;所有高校全覆盖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每所学校至少选取2门以上专业课程开展试点。
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为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今年上海还将打造市、校两级培训体系,在市级层面研制培训方案、开发培训教材,率先对1000名专业课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
另悉,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正在牵头研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标准。据悉,上海将针对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课教师的育德实效开展绩效评价,据此作为是否继续给予支持及支持额度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