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最高”,建设更好的营商环境,无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面对永远是“进行时”的优化营商环境之路,大家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民革上海市委认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就是扎牢营商环境的基础桩。这份由课题成果转化而来的建议指出,上海的信用基础比较扎实,但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个重大命题之下,如何让信用从“软实力”变成“硬通货”?上海信用体系建设尚有改进空间。民革上海市委建议,上海应每年发布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信用指数和评估报告,凸显信用的价值引领作用;还应充分发挥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功能,重视市场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最后,要加强城市信用分建设以及市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城市信用综合评估体系,提升守信获得感与失信“痛感”,进一步扩大信用受惠面。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市政协委员、市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韩曙进一步提出,随着改革的深入,上海出台新政策的脚步明显加快;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政府部门要及时跟进涉及营商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相关政策和信息要及时更新,配套服务也要进一步跟上。“相关部门的政策解答要迅速、传播要及时,相关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韩曙在提案中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盘古银行资深副总裁孔令成认为,优化营商环境,上海需要打造一流的窗口服务。改善服务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而窗口服务是服务链的末端,也是直面服务对象的最重要一环,在出入境、交通以及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方面,窗口服务尤其要提升便利度。孔令成认为,优化营商环境,上海必须探索建立高水平、常态化的窗口服务,这对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也至关重要;在继续提升硬件和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在软件方面包括管理思维、人文关怀等方面下大功夫。
作者:周渊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