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雕塑前感谢师恩,在泰山之巅诵读《望岳》,在岱庙槐下庄严宣誓,在趵突泉畔追忆昔人……如今,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成为沪上学子增长学识的途径之一。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并明确要求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上海从高考、中考综合改革路线图出发,着眼于促进研学实践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将中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课程计划,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截至目前,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等单位积极联动,建立了近1900家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好去处。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已经形成。
随着“研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中小学生的人文学习更多步入实地“体验式”学习的新阶段,收获全新的成长体验。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开始深挖“人文行走”的教育内涵,他们一致认为,“人文行走”想要最大限度发挥育人价值,还需要跨越几道坎。
“人文”与“行走”如何对接?
2018年10月,杨浦区复旦实验中学高一(1)班的杨妍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齐鲁研学之旅后收获很多,她在日记里写道:“享受着沐浴在传统文化中求学的乐趣,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所在。此次所感所见,这都是我前所未有过的体验。我会以吾日三省吾身、仁义礼智信的标准要求自己。”
孔子就是教科书上那个胖胖的老人家?杜甫在《望岳》中的感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当课本上的“人文”知识遇上实地体验式的“行走”,怎样发挥出育人的价值?
在复旦实验中学,“研学课程”的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校长张田岚介绍,在研学旅行推进和实施的探索中,课程设计与开发是研学的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问题。
学校逐步打造《中华经典——历史之久,文明之盛》《中华经典——文学之美,山川之丽》《中华经典——人性之善,思想之奇》等系列课程,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显性功能,寓教育于课程,将德育与具体可感的生活相结合。“让课本里的历史、文化、艺术变成一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体验,更能激起学生的深刻体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
“研学旅行”还要训练思维破解“学旅矛盾”
近年来,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但效果参差不齐:有些研学旅行“只旅不学”,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学生走马观花地走完行程,收获不大。有的则“只学不旅”,过分强调学习任务,比如研学手册中有大量的知识记忆和训练题,忽视了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感受。
在研学旅行与人文行走的过程中,如何破解“学”与“旅”矛盾,成为新挑战。
在复旦实验中学副校长刘海蓓看来,除了要设计内容扎实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外,还要关注研学旅行过程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通过拓宽学生认知的广度,促进学生横向融会贯通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导向也有助于破解“机械学习”或者“走马观花”的弊端。
在研学现场观摩了“泰山皮影戏”后,高一学生李俊杰同学意犹未尽,通过现场深度访谈这项国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回住地后大量查阅相关资料,详细了解泰山皮影的前世今生,并以此为专题撰写自己的研学报告,对传统艺术濒临失传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研学体验自然激发探究动力、自主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受益匪浅。
组织与自愿如何协调?
人文行走对于学生成长发挥着独特价值,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仍有不少学校和家长因重重顾虑而举步维艰:学校集体组织,安全如何保障?研学成本谁来埋单?而作为学校的一门“官方课程”,如果学生“自愿”不参加,又难免有“缺课”之忧。学校组织研学活动,与学生的“自愿选择”之间需要协调。
安全问题是制约研学活动推广的首要症结。根据教育部规定,研学活动要健全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学校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等。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如,交通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公路和水路出行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铁路部门可根据研学旅行需求,在能力许可范围内积极安排好运力。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等。
作者:记者 张鹏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