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文学季”已经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身为文艺青年的你我,怎能不为之心动?而为了让大家走近作家、走近文学,文汇讲堂工作室特别推出“文学季·大家读”活动,在每一专场前挑选本期作家嘉宾的代表性篇目,供大家阅览和朗读。不要犹豫,勇敢发声,您的朗读音频将会上传文汇微电台,朗读者的声音和情感我们会分享给所有的听众!
10月20日,文汇讲堂“共读共赏”活动第一波,精心挑选格非的代表作《迷舟》,邀请李柏杨、平渊海、金琼和成蓓蓓等4位志愿者以每人4000字的形式开展“接力读”,并将朗读音频上传到文汇微电台,与听众分享扑朔迷离的情结和文字。一周以来,共读共赏《迷舟》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大家纷纷留言发表自己的感想和建议。如听友顾静静写到:“既然《迷舟》是一篇历史题材又弥漫着悬疑的小说,朗读者在朗读的时候可适当增加一些悬疑感。”阳新月认为:“《迷舟》最具先锋特征之处,在于其故事情节的缺失,萧究竟有没有下榆关?在小说形式上的突破体现于此,而这种写法除了在八十年代的语境里具有突破意义之外,还具有美学上的意义。情节的缺失,需要读者去填补,实际上是对读者的邀请,文本由此呈现出一个开放结构,邀请读者补充出自己认可的完整情节。”再如听友黄文旭说道:“看到《迷舟》的题目就会想像这篇文章会是一个‘谜’,会牵着我的思绪一直将作品读到只剩一个句号。这篇文章在人物的设置上很简单,但是却抛给我一个一个的谜团,在我将要揭开谜底的时候,又将我引入下一个‘迷口’,不断掀起我的阅读欲望。”还有谷木木、李鸿雁、徐世豪、李炳琳等同学分别用文字或音频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提出疑问。
对此,文汇讲堂特别邀请到了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扬先生,和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陆红平同学,与听友们一起分享《迷舟》的阅读感受,共同探讨《迷舟》的精彩之处。
共读嘉宾作品,走近文学世界。《迷舟》品读之后,方方/汪涌豪专场,讲堂挑选了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小说讲述了“蚁族”涂自强艰辛奋斗,积劳成疾最终黯淡离去的悲剧故事,触动心弦。孙甘露/罗岗专场,讲堂则挑选了孙甘露中篇小说《忆秦娥》。小说追述的是一个旧上海女子“苏”的情史,通过对其生世、际遇和命运感的喟叹,展开心灵飞翔,“苏”和上海这座城市相互印证、相互言说。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与《忆秦娥》这两场阅读活动,讲堂将分别邀请4—8位志愿者,以每人分段朗读的形式开展。朗读音频我们会尽快上传微电台,让更多听众体验声音与情感的共鸣,分享名家名作的内涵。
大家可以将提问或点评音频发送至文汇讲堂邮箱:wenhuijiangtang@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共读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或“共读孙甘露《忆秦娥》”。(提倡发送音频,但文字表达亦可)
请志愿者抓紧时间报名,以便讲堂早日统筹安排。
报名条件:
文汇讲堂注册会员,并成功报名参加本次专场活动。关注文汇讲堂喜马拉雅微电台http://www.ximalaya.com/#/1259781/profile,智能手机下载App“喜马拉雅•听”搜索“文汇讲堂”即可收听。喜爱朗诵、普通话标准,有相关经验者优先考虑。具备录音条件(录音笔、智能手机即可)
参与方式:
可回复讲堂微信公众号“文汇讲堂”要求报名,或发送邮件至wenhuijiangtang@163.com。经文汇讲堂工作室确认报名成功后,将发送阅读电子文档给本人。按规定时间,自行用手机、录音笔等设备录音(必须确保周围环境安静)朗读,分两个片段将音频文件发送给邮箱即可。经技术人员确认有效,上传文汇微电台。分享文汇微电台12万听众的想法和点评,并获蜘蛛网电影票。文学季结束后,将由听友评选优秀朗诵者。
文学季,有你更精彩!小说,可以用耳朵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