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现存的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机关旧址之一,今天(10日)下午,“一馆五址”其中“一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向公众开放,相关史料陈列展开展。
展览共分为“疾风劲草——发端与建立”“暗夜星火——坚守与发展”“烈火真金——忠诚与奉献”三个部分,系统地再现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体现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图为陈乔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籍档案
展览中展出了100余件图文资料。其中《王若飞在中共六大上的发言稿》(手迹)、《陈乔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籍档案》等,都是俄罗斯国立政治历史档案馆馆藏的复制件。
《中央秘书处编印的<秘书处通信>第一期》、《中央秘书处过去的缺点和最近工作计划》(1929年10月)、中央秘书处《第一科二三四月份工作报告》(1930年5月)、《中央秘书处工作报告大纲》(1929年10月)、《秘书处的组织及其工作报告大纲》(1930年1月28日)、1929年3月28日印发的《中共中央秘密委员会关于秘密技术工作规定》等文件,都为中央档案馆馆藏复制件,也是国内首次系统地展示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所开展的工作。
原址内,桌椅陈设基本按当事人回忆的原貌再现。其中,部分桌椅、沙发、茶几、皮箱等老物件由张纪恩、张越霞后人捐赠。
展陈中,还有张越霞在狱中亲手为女儿缝制的肚兜。1931年6月23日,张纪恩、张越霞不幸被捕。在狱中,张越霞为自己出生不久的女儿亲手刺绣了一件肚兜。肚兜上,还特意绣了一行外文字,寓意为“快乐”。
一旁,是张越霞生前长期使用的小皮箱。这两者都是由张越霞的后人所捐赠。
此外,参观者还能看到陈为人整理中央文库档案时用过的剪刀,这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的珍贵文物复制件。
作者:顾一琼 王宛艺
编辑:周渊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