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出现在纪录片航拍镜头中的荷兰郁金香花田。凭借现代农业和高效的拍卖运作,荷兰的鲜花交易举世闻名。
在《与全世界做生意》中,鲜花交易被描述为一场“速度的辩证游戏”——鲜花需要长期的培育灌溉,而有限的花期又需高效交易体系。荷兰的鲜花拍卖很独特:拍卖钟的指针会持续由高价往低价旋转,直到有买家按下按钮,指针停止的价格即是销售价格。(图片为资料图片)
经济题材纪实作品《与全世界做生意》不久前在央视纪录频道收官,创下晚间8点收视率新高,并获得豆瓣评分9.0。
一朵棉花怎么变成一件衣服?一粒咖啡豆怎么成为快餐店里的咖啡?一批聚焦社会经济题材的纪实作品,近期亮相荧屏,讲述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又如何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纪实作品最大价值是记录时代的变迁。有人说,当下最火热与激动人心的故事都能在经济题材中找到素材,而聚焦普通人,讲述产业链上每个个体的悲欢,经济类纪实作品本身也在上演着一出“进化论”。导演周艳认为,人文视角的代入是当下不少“硬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尝试,只有与观众产生链接,才能真正到达观众,把和每个人有关系的故事真正讲给每个人听。
有意思的是,有传播学者认为,经济题材本身的“思维硬度”不能软化,人物故事如何不虚浮于经济背景之上,故事的选择与诉说怎样才能承载商业逻辑的理性内核。这些是经济题材“进化”路上需要解答的问题。
“工厂买走我们种的棉花,再制作成衣服卖给我们”
纪实题材被比作“家庭相册”,那么经济类纪录作品则是社会发展的“传记”。与早年专注于宏大命题,强调专家解说不同,近期兴起的经济类纪录片更倾向微观视角与人物故事的展现,画面本身成了叙事的主体。透过激动人心的数字与财富神话,讲述生意链上的人们必须面对的焦虑与喜悦
导演周浩在火车上结识了一位种植棉花的农民,从此制作一部讲述棉纺产业链纪实作品的念头便在他心中萌发。在之后的8年间,他将镜头对准了一株株棉花的生产与流转。中国乡村的一粒棉花籽,是如何成为美国零售店里的一条牛仔裤的?从种植到棉纺、从纺纱到成品,在这条绵延5000多公里的产业接力棒上,棉花种植、棉纺厂、牛仔裤生产公司3条主线中农民、工人与商人的故事被平淡从容地铺开。缺乏戏剧冲突的平淡无奇在这里反倒显得恰当,因为对这些人而言,棉花是生意,也是生活本身。
2014年,《棉花》在第51届金马奖纪录片单元载誉而归。一株棉花,千种人生,生意规律、经济法则退居其次,成为大背景。周浩说:“我只想呈现棉花产业链中,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和想法。所有大气候只是一些背景与符号,我更关心的是在各种状态下人的生存状态,那是最值得玩味,最值得让人去触摸的。”《棉花》开篇的新疆棉花农用最质朴的语言道出了棉纺产业链——加工工厂买走我们的棉花,再制作成衣服卖回我们。生产链直接参与者的讲述,透着质朴真实的力量。《棉花》是一个典型,纵观近年的经济题材纪实作品,把经济拍成每个人的故事,已经成为一个明显趋势。
从早期聚焦成功企业发展的《公司的力量》到关注具体经济现象的《货币》《华尔街》,再到如今以产业链上的小人物为切入点,讲述热点经济现象的《与全世界做生意》,这些作品在聚焦的现象越来越热的同时,操作手段也更加微观与个体化。见微知著是这类纪实作品的特征。比如《与全世界作生意》中,制作团队放弃了专家解说经济名词的传统套路,而是让生意链的参与者们从自己的体验出发,诉说自己眼中的业态。鲜花拍卖是什么?鲜花拍卖师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告诉你;公平贸易的法则,也由公平贸易检查员在不经意中讲出。卸去专业性门槛,抽象的概念找到了实在的依存,看似冰冷的商业,因生活的温度变得牵动人心。
比如,在将“金钱的分母是时间”视为商业法则的汽车之城都灵,被员工公认为急性子的中国老板坦言,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快节奏”,甚至奇怪自己竟从24岁开始就长出了白头发,说话间他缓缓为自己泡上一杯绿茶。在对速度的追逐中,个体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让人思考;在意大利生活了二十几年的中国旅店老板,每年要接待一万多名中国游客,旅店人丁兴旺,但她却从不敢踏入小镇附近的公墓,怕触动心中对“落叶归根”的纠结。在距离被科技填平的商业时代,那份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却依然难以抚平。
纪实作品的功能是将抽象概念和描述具象化,提供那些在抽象描述中遗漏失散的生动细节。央视纪录片频道副总监周艳表示:“把生意做成生活”的讲故事理念,需要更加微观的个体化切入视角,这是纪实作品的一种“回归”。“这种拍摄理念其实要比从前坐下来谈谈发家史与财富经难得多,但那些都是过去的、静态的故事。现在的经济题材更希望通过镜头让大家看到身边正在发生却常常被忽略的事情。”
硬题材软着陆,不能只有讲情怀的“诗篇”
与奇观历史类纪录片相比,没有画面、内容优势的经济题材似乎更容易变得空洞。如何让“个人”在经济背景下得到锐化,同时又不虚浮于经济背景,正是不少“新生代”经济纪录作品面对的难题
“经济题材需要更接地气,反映当下生活的故事。”一位纪录片人曾直言,经济题材此前一直表现弱势。数据显示,去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收视前十的节目中,自然奇观类纪录片占据9席。经济题材如何才能发展壮大?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锋表示,目前人文视角的带入,其实是在让硬题材进行软着陆。
胡智锋认为目前的经济题材作品在叙事理念上正在发生两点显著转变——从宏大转向个性,从专业转向大众。过去,创作者往往会选择一个宏观视角,动辄抬出社会经济怎么了?这种大话题。现在,经济的主题往往是通过家庭、人与人的关系、乡思乡情、生活方式等与个体息息相关的内容展现。
但迎合市场的硬题材软着陆也存在隐忧。对于人文视角的过度倚重,会否让这些经济题材“新生代”在对情怀的追逐中,使人情与主题产生剥离,甚至造成一种煽情的范式。有学者指出在一些标榜人文的经济题材作品中,展现一线生产者的苦大仇深已成标配。放大背井离乡的愁绪,却并没有挖掘出个人与经济的深层逻辑联系。与奇观历史类纪录片相比,没有画面、内容优势的经济纪录片似乎更有专注个人表达而“跑题”的危险。人物故事如何选择,怎样将其通过严谨的经济逻辑串联,在潜移默化中,提出对经济事件独到看法与判断,这些思维的硬度,不能被“软化”。在《棉花》中,纺织女工们乘坐火车的一幕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在火车上,一位女工在众人的推搡簇拥下,对着摄像机唱起了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乡亲们才有这吃喝穿……”评论认为,这首带有年代感的歌曲,在纺织女工身上却找到了与现代生活的对接,而歌唱的女工形象也在棉花生产链的大背景下得到了锐化。
“经济题材并不是故事素材越多越好,如何在讲故事的同时,不悬置经济主题,是最大的挑战。”周艳说,对经济题材而言,为了避免“跑题”,前期准备中,内容的划分与构架往往是最纠结的环节。在《与全世界做生意》中,摄制组最后采取媒体盘点的视角,而不是教科书式的通过种类与流程划分。在商业事件中,找到了“快与慢”、“大与小”、“传统与现代”、“远与近”等几对辩证概念进行切入。并且顺着这个结构寻找、剪切人物故事,避免故事与人物“悬浮”于经济大背景之上。
在胡智锋看来,把经济说成每个人的故事,是对经济题材的一种丰富与拓展。但这并不应成为唯一的甚至是终极的展现手法。“纪录作品的发展不存在固定的范式与方向,也不能只有单一的抒情视角。应该在与之前知识类、宏观类纪录片的交流与汇合中,找到新的视角与表现方式。”
经典回顾
《我们喂养世界》奥地利2005
纪录片探讨了食物链的运作方式,给予观众关于饮食的反思。导演从一颗番茄开始寻找食物链的线索,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当消费者买下一只市场里最便宜的母鸡时,藏在价钱后面的代价是什么。当买下超市里最便宜的蛋或蔬果时,有多少人直接或间接受益。我们真的需要这些食物吗?我们真的要买这么便宜的东西吗?我们购买的商品是如何包装的?随着纪录片的推进,一连串的问题浮出水面。
《食品公司》美国2009
纪录片从快餐业入手,逐步向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延展开,揭露了大型食品公司经营者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代价却是公众的健康安全。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食物也变得供不应求,但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食品安全却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在食品加工流水线上,沙门氏菌和希氏大肠杆菌毫无阻碍地渗透到食物当中。
《黑咖啡》加拿大2005
这是一部关于咖啡史的文献纪录系列片,记录了这苦而醇香的黑色液体,如何以其独特的魅力,瞬间席卷了整个欧洲。本片不仅再现了咖啡是如何从远古世界开始传播,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生动地记录着咖啡产地有趣的风土人情。摄制组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咖啡种植地,采访了诸多历史学家和咖啡研究者,深入咖啡的制作、贸易等过程,向我们讲述着这蓬勃发展的媒介背后的故事。
访谈 创意、生产、流通、服务都是生意——专访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
文汇报:经济题材需要哪些前期准备?周艳:经济题材的前期准备十分重要。《与全世界做生意》花了半年多时间进行案头工作、实地调研等前期准备。我们要求导演了解中国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常识,比如我们各个领域在世界的什么位置。还有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不仅仅是贸易而是与生意相关的一个链条,里面有创意、生产、流通、服务,与经济生活有关的我们都称其为生意。
文汇报:故事怎么讲才能说清经济问题?
周艳:常态中的流变是最理想的主题。比如,其中一个故事我们选择了中国人在印度开的一个小客栈,来到印度的不少中国人都会去那里落脚,有的人在那里一年半载就寻到商机,但有的却因“颗粒无收”打道回府。
文汇报:拍经济题材,素材的淘汰率高吗?
周艳:我们这次素材量很大,一个故事10天,拍摄的总量很大。有一个数据也许能说明问题,我们拍摄的在镜头前讲话的人物,达到了500多位,但是最终剪到片子里的只有120位。
文汇报:如何把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概念说给观众听?
周艳:社会题材纪录片需要与受众建立关系。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出门打车用的软件、进门刷的智能卡,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这都是生意;我们每天上班,赚钱养家,我们生产交换精神物质商品,商品的流转与交换,已成为社会最常见的一种关系,而随着商品的交换,我们也交流了情感与文化。片中也没有任何专家,而是通过经历的人来讲述自己眼中的行业。
文汇报:某些经济题材拍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周艳:首先我们拍纪录片的导演一般都是文科出身,对于经济社会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其实要做很多功课。很多纪录片工作者因为自身局限对其他领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他们并不能很快地进入商业与生意的核心。其次,你要进入经济事件中去也有困难,因为一些商业题材有很大的保密性。我们现在选择小人物的故事,其实也有困境。我们希望反映普通人,但是他们的故事能不能够承载这个大时代与主题,这就需要在选取角度与剪辑中花很大的功夫。
经典解说词
“今天的世界,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贸易创造的世界。”人类生来就有一种将一件物品转移,并与另一件进行交换的癖好。从物与物的交易开始,人与人的交流、文明与文明的交融就不曾停止过。生意,就这样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科学家不预测未来,他们喜欢创造未来。”
800公里外的深圳盐田港,中国最大的基因测序公司也在经历中国式生长。年轻人的心跳会加速科学的脚步。
“人们在匆忙和躁动中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深圳,这个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在夜幕降临之后进入一天真正的高峰。每天有50万人汇集到这里,而庞大的物流队伍支撑着这里面向世界的辐射力。
“100名亿万富翁、5万名千万富翁在这里开始了新的一天。”
每一个清晨都是相似的。不同的是,这里是中国最富裕的小城市——义乌。有人计算过,如果你在国际商贸城的每间店铺停留5分钟,差不多需要三年时间才能看完全部7万个商位。所以,对全世界的买家来说,首要的事情,是在这个巨大的迷宫里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文化是门好生意。”
当源远流长的中国智慧遇见时刻需要创造力的世界市场,有的人把生意做成了文化,有的人把文化做成了生意。
“利润曾经是生意的最高目标。”
无法停下的脚步提醒我们,如果不能让更多的人迈入更好的生活,我们将难以走向更远的未来。
摘自纪录片《与全世界做生意》
文汇报记者 张祯希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