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的论调已了无新意,《卫报》近日报道称,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不久之后,机器人将会代替人类完成大部分工作。但80%的人却认为自己的工作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得住,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纽约第三大道第58号街角的麦当劳看上去和美国其他各地的麦当劳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在这里,食客不用等着服务员来点餐,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全自动的触摸屏贩卖机自助点餐,完全不用与其他人进行互动。
使用这种自动贩卖机会导致多少人失去了工作,你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数字,麦当劳也不会公布这个数字,但是这样的例子一定会越来越多。
前两天,初创公司Starship的轮式机器人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城和华盛顿特区率先进行测试。这些机器人工作起来就像一个个快递员:走进餐馆,装好餐盒奔赴目的地完成投送,然后去下一个餐馆接单。
这种提供即时服务的商业模式看上去前景非常美好,虽然目前在实际运行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当这种商业模式日趋完善时,机器人配送将逐渐取代人类送餐员。
也许人们还觉得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机器人取代一般的人力工作的状况已经近在咫尺了。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年,机器人自动化将导致15个发达国家净减少500万个工作岗位,而且这还仅仅是个保守估计。国际劳工组织牵头开展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国,有多达1.37亿工人(大约占这些国家劳动力总数的56%)可能会被机器人抢走饭碗,尤其是在服装制造业。
▲握着医疗注射器的机器人
机器人自动化促进者常常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机器人不能为自身编程。从理论上说,这会创造一些高技能岗位,比如技术员、程序员岗位等等。但是,机器人自动化每创造一个新的岗位,就会有更多的岗位完全消失。这种状况会给劳动力队伍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霍金曾在一个专栏中写道:“工厂自动化已经让众多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人工智能的兴起很有可能会让失业潮波及到中产阶级,最后只给人类留下护理,创造和监督工作。”而在未来,谁又敢保证机器会不擅长护理、创造和监督工作呢?
如果未来一定会大面积失业,那么“福利社会”就无可避免。在本月初举行的CES中,来自芬兰的一条新闻易被忽视:今年1月1日起,芬兰政府将从领取失业救济金或补贴的人里随机抽出2000人,每月会给他们每人发560欧元(约4077元人民币),这笔钱无需交税,也不会影响其余任何福利,他们完全可以待在家中靠这560欧元节衣缩食。芬兰政府表示,这项实验将进行两年,若实验效果不错,会虑将受众扩大到全芬兰的成年人。
这也让芬兰成为整个欧洲第一个真正尝试无条件普遍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制度的国家(瑞士政府之前提出议案,但在公投中遭到否决),即按月领取一份保持“起码生活水准”的补贴,且不以任何形式的工作或其他社会贡献为条件。加拿大、冰岛、乌干达和巴西同样在考虑实施类似项目的可能性。
对于类似这样的“福利社会”,法国前教育部长伯努瓦·阿蒙表示,随着随着自动化系统和机器越来越多地替代人类,工作岗位越来越少,适量定期发放且有保障的收入将使人们不再担心未来,可以把更多时间留给家庭、需要帮助的人以及自己。
如果未来要和机器人竞争工作岗位,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