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发展不可小觑民众的力量
新民网实习记者:两位如何看待普通民众“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观点?
邱震海: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民智不开,何来官智。依靠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今天的民众对国家的作用已非常重要。以网络为载体的民间力量已令决策者不可忽视。二是阶层固化问题。今天的社会阶层往往固化,有权力者和有财产者甚至城市里的小孩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以及未来的前途,往往都优于农村的孩子。这到底是一种转型期的必然现象,以后可以自我纠错,还是会继续走向恶化?
萧功秦:我觉得中国通过维新方式建立一种新的体制,必然会使得权利者和有财产者在利益分配的过程当中,比普通大众拥有很多机会。这种现象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可能出现,需要用制度加以克服。
成熟的民族用理性视角研判问题
上海大学大三学生:如何鉴定“精神成熟”?精神成熟会给民众和国家带来怎样结果?
邱震海:我认为的民族成熟比较简单。首先,你的价值判断应该是多元的,当你做出一种价值判断时候,结论形成的过程应该来自于参考过相对完整的资讯,再用各种价值观进行研判。其次,民族的成熟是相对的。就像棍棒之下可以出孝子,但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孝子,这个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国家和个人一样,每个挑战来临时都告诉自己要用多元视角、用冷静的态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或许可以避免很多弯路。
萧功秦:孔子说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只有理性才能够正确判断是非,不会受到煽动性情绪影响;只有充满仁爱精神,才不会患得患失;只有有了坚毅的意志,才会在面对各种险峻挑战时无所畏惧。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我们朝着这三句话的境界每前进一步,我们民族就更成熟一步。
多元声音的良性互动助推精神成熟
汽车企业员工:当一个组织里的多元化思想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怎样融合与统一大家的思想,保障执行力?
邱震海:这是多元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在管理一家公司时,专制一定是有效的,但会缺乏发展前途。对多元思想的包容,短期内可能会带来管理的困难性和复杂度,但长期而言能够带来活力和创新的空间。其中需要一些整合,思想界和知识界应发挥作用,最后形成一个集各家文化之优的核心价值观。
萧功秦:多元和一元,采用哪种方式更好,是个世界难题,但也可以找到平衡点。一个民族在现代化初期阶段,需要一元集权程度高一些,因为集权模式有利于整合资源及应对挑战。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多元化的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这时尽管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一元的,但政府治理的对象变成多元的了。中国现在远远没有到达完全多元的民主时代,此时我们应该容纳社会上多元的声音,使它们产生良性互动。当社会多元程度进一步发展,一个民族的理性程度也相应越来越高时,多元声音之间的互动的质量会更高,那时可更多地采取民主的方式。
期待儒家文明的“优”与现代文明嫁接
部队工作者:中国有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它们为我们当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服务?
邱震海:儒家文明有它的优劣。应把儒家文明优的部分跟现代文明嫁接起来。理论上可倡导儒家文明的“文艺复兴”。
萧功秦:中国人的文化困境,是其他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很少经历的。我们在否定、抛弃儒家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所以当中国进入到现代文明发展阶段时候,突然发现我们缺乏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缓解问题、凝聚人心的精神资源,这也是造成世风日下的重要原因。新儒家做的贡献是力图把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生哲学方面的观点逐渐从意识形态当中剥离出来,成为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精神的资源,这是很可贵的。但我们更重要的是从自己做起,用仁爱之心对待社会与同胞,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充实,个体有限的生命也更丰富,更有价值。
本版根据8月25日第64期文汇讲堂现场演讲速记整理而成。完整视频登录“文汇网-文汇讲堂频道”http://whjt.whb.cn查询。音频版请登录“喜马拉雅”手机客户端,任何智能手机都可下载“喜马拉雅”应用,并搜索“文汇讲堂”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