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职业”“斜杠青年”“朋克养生”“能赚敢花”……当代上海青年呈现出怎样的形象?“后浪”们又有哪些期待?在今天举办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青年发展”新时代上海青年发展战略论坛上,团市委和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上海青年对十四五规划的期待调研报告》。该报告样本源自20500余份调查问卷,围绕青年“新样态”“新理念”“新期待”三大主题,描绘出上海青年对“十四五”规划的认知、思考以及对 “十四五”的美好向往。
“90后”成新兴职业主要群体,“斜杠青年”登场
《上海青年对十四五规划的期待调研报告》显示,上海新兴职业青年群体增长迅速。网约配送员(35.32%)、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12.70%)和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运营人员(9.26%)是占比较高的青年新职业群体。另外,网络主播、电子竞技员、网络文学写手、音视频创作者等也占一定比例。“90后”是从事新职业的主要群体,占55.56%;从事新职业的青年以非上海户籍为主,占60%。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上海新产业新业态经济的繁荣发展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广阔舞台。
“斜杠青年”在上海普及率较高。根据调研,上海青年对从事第二职业很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职业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短视频内容创作者(31.13%),公众号、微博等全媒体运营人员(29.74%),密室策划师、宠物摄影师、旅拍策划师等(26.68%),网络主播(24.80%)和网络文学写手(21.77%)。其中,女性更青睐短视频内容创作者、音频创作者(音频主播或播客)及全媒体运营人员和网络文学写手等,男性则更青睐网约配送员(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网络主播、电子竞技员、新兴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理人等职业。青年所青睐的新职业既迎合了青年自身的娱乐需求,又契合了上海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未来5年,上海青年最看好的消费新时尚是“到家服务、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等宅经济”(58.73%)。其次是“晚间购物、餐饮、旅游等夜间经济”(51.45%),“网红、明星直播带货等粉丝经济”(45.25%)也是上海青年期待追求的生活新时尚。
自由开放是这座城市最吸引年轻人的特质
上海青年对上海的满意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调研,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治安秩序、休闲娱乐配套与出行便利程度、生活设施服务、和教育服务供给、日常文化氛围。上海的魅力则表现在“开放自由,国际范儿”(69.78%)、“年轻活力,青春朝气”(62.07%)、“城市颜值高,安全有保障”(57.59%)、“发展前景广,机会梦想大”(55.20%)。可见,安全感、国际范、开放有魅力、青春有活力和未来有机会是“魔都”吸引青年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上海青年有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幸福指数远高于压力指数,幸福指数得分4.08(满分为5),大部分青年表示压力适中。“90后”相比“85后”、“00后”而言,其幸福指数更低,压力指数较高。“住房”“就业”“亚健康”是上海青年提升幸福感的“绊脚石”。此外教育焦虑、工作焦虑、财务焦虑、就业焦虑也成为紧随其后的压力来源。解决青年的民生问题依然是提升青年幸福感、增强上海吸引力和生活体验度的基础项目。
青年人也要“养生”,健康生活占据首位
调研发现,上海青年围绕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提升,在公共服务、创业扶持、就业支持方面都有迫切的发展诉求。
站在未来5年的起点上,上海青年自我提升的需求十分迫切。据调查,上海青年最想要学习的公共服务排名前三分别是:专业技能培训(60.90%)、运动健康平台(58.43%)、文娱交流互动(55.30%)。
除此三项之外,“85后”更关注家庭亲子活动;“90后”更关注心理咨询与减压;“00后”更关注就业创业指导和志愿公益参与。提升自己竞争力、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他人实现自身价值是青年的重要追求。
青年对周边社区生活配套的完善非常关注,主要包括15分钟生活配套圈,交通出行以及住房、租房供给等方面。他们认为,未来15分钟生活配套圈最需要改善的服务配套是医院(54.44%)、娱乐购物场所(50.70%)和公共停车场(48.89%)。“85后”相对更关注社区活动中心;“90后”相对更关注娱乐购物场所;“00后”则更关注公厕、垃圾站等环卫设施和快递收发点。在交通出行上,青年最希望提升高峰期的交通疏导效率(71.47%)和优化公交、轨交的站点分布和班次周期(66.55%),完善交通监测系统,提供更准确的交通出行信息(56.35%)。公共服务便利度、交通出行便捷度以及环境整洁度是不同年龄段青年最在意的公共资源。
需要关注的是,62.53%的青年最希望增加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55.10%的青年希望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产城融合发展;54.43%的青年希望加大旧区改造力度;45.11%的青年希望以公租房为重点扩大供给。48.90%的租房青年最希望放宽人才公寓、廉租房、公租房等政策;44.73%的租房青年希望单位、企业、机构能提供租赁房。此外租房成本、通勤距离也是青年在租房中面临的困境和压力。青年民生问题千万条,住有所居仍是“魔都”青年生存发展的第一条。
在文娱活动方面,文化艺术节(如汉服文化节、海派文化艺术节等)(53.09%),潮流音乐节(52.75%),特色美食集(47.02%),街头化(街头篮球赛、滑板、涂鸦、街舞等活动)(46.17%),展览会、博览会、漫展等活动(40.39%)成为青年最爱的活动。多元文化追求是上海青年普遍的特征,音乐、艺术、美食、潮流时尚是上海青年文化生活的主要标签,既有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期待与努力,又有对潮流时尚文化的追求与青睐。
“养生”也是上海青年的一大标签。调查显示,上海青年尤其是“85后”特别关注健康,“健身”已成为时尚代名词。未来5年,青年希望有多种渠方式来锻炼自己的“马甲线”,其中期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建设更多适应青年特点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64.76%);组织青年广泛参与全民健身运动(57.89%);鼓励和支持青年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53.34%)。健康是生存之本,对健康的追求体现了青年对品质生活追求的理性化。
作者:占悦 郭颖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何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