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到来,工业生产制造由此逐步向智能化转型。究竟各大企业在智能制造这一领域的技术储备如何?近日,科技创新情报SaaS服务商智慧芽发布《全球企业智能制造专利排行榜(TOP100)》。记者留意到,共有20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平安科技、格力电器、华为等。
该榜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全球公开的专利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检索范围主要包括,相关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基础设施、数据平台、生产建模、制造云和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公开专利。
根据该榜单定义,智能制造是对生产制造活动全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既包括实体世界的生产设备、物料、产品等物理对象之间的互联,也包括虚拟世界中各种信息的交互。智能制造是未来工业化的主导模式,引领了前端研发、智能生产、智能装备、自动化控制等多个方向,并且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智能制造在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AI、5G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各行各业均呈现智能化倾向。在此大背景下,智能制造企业显然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电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少有人知的是,国家电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全面建设电力物联网,由此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因此在电力系统、信息处理等方面申请了较多专利。去年7月,国家电网、华为、中国电信,在青岛携手建成国内最大规模5G智能电网。借助5G技术的超低时延等特征,停电时间从分钟级缩至秒级,甚至毫秒级。
结合生活服务场景,许多企业建立了一系列云计算、大数据平台,通过后台数据集成,不断提升前端用户体验感。譬如,平安科技搭建了平安云平台,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投入了一定研发。除金融领域外,其在汽车、智慧城市等方向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从国企到民企,智能制造的热潮正席卷各行各业。作为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格力电器在工业制品化上有所积淀。近年来,其在山东、江西等地相继建立自己的智能工厂,因此也储备了较多相关专利。华为则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有一定积累。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单颖文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