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双马智慧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俊玮,这些天正忙着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沟通。双马公司正积极成为临港新片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的首期试点企业,这对于即将开工的数字影视工业基地项目来说,是重大利好。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9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上海,好项目不缺土地,而信誉好的企业在拿地开工建设这一进程中也将享有更多自主权。
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服务
近年来,尽管营商环境逐步改善,但项目落地难、审批环节多、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企业反映突出的投资项目审批时间长、环节多、流程复杂等“堵点”“痛点”问题,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临港新片区有针对性、系统化地推出承诺事项清单、区域综合评估、优化图审程序等含金量高、获得感强的具体改革措施,着力打通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本次试点范围为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域内的企业投资项目。新片区将建立承诺制度,根据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制定发布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按照企业自愿原则实行承诺准入。
“我们拿地之后需要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以往受制于政府监管,每一步都需要审批报备。参与试点后,企业在施工同时进行线上验收,如果相关环保、抗震方面标准没有问题,就不会暂停施工进程。”陈俊玮介绍,参与试点后,企业决策享有更多自主权,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作出书面承诺后,即可自主开展项目设计、施工等。而政府部门则以“标准+承诺”最大限度精简审批环节,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把更多精力放在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服务上。
服务专员全程跟踪,加速企业投资落地
承诺制将给企业带来哪些利好?
审批事项上仅保留立项、规划、施工等必要手续,建设项目水评、交评、震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树木伐移等17项列入承诺事项清单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政府审批,改为企业承诺,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通过压缩审批事项、简化审查环节等系列组合拳,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从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到取得施工许可的时间将进一步压缩,极大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建设成本。
试点承诺制,要求政府部门创新监管理念和模式,强化服务意识和能力。目前,临港新片区承诺制管理平台已同步上线,健全高效、透明、协同的监管体系和信用惩戒机制,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服务转变。
承诺制的重点,在于对项目全过程监督检查。临港新片区将配备服务专员全程跟踪项目,重点围绕基坑验槽、结构出正负零、主体结构封顶、装修装饰工程完成等关键节点,对试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不合理的建设行为,将及时通知警告,对企业进行全程引导服务。最终项目验收合格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将根据项目技术方案、联合验收意见和全过程监管记录等组织综合评估,复核企业是否兑现承诺事项,严格兑现承诺的项目可投入运行。
承诺制还将建立承诺履行信用奖惩制度,全面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具体来讲,通过承诺制管理平台对企业履行承诺情况实施全过程跟踪,将企业和相关人员承诺事项书和落实承诺行为信息依法依规归集至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对守信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行政许可、项目支持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对失信企业依法实施惩戒措施,包括限制享受政府资金资助、在一定时限内限制适用承诺制等行政管理便利化政策。
作者:祝越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