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改造后的曹杨一村。 本报记者 张伊辰摄
矢志不渝、坚定如磐,坚持“人民至上”,在高质量推进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努力创造无愧于党的诞生地、无愧于人民的出色业绩,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两周年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昨天在沪召开人民城市建设座谈会。
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这一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大家表示,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贯彻落实到上海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更好把握超大城市治理的规律性、系统性,加快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样本。
融入思想付诸行动,让重要理念引领未来发展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是管总的思想、“点睛”的论断。两年来,结合实践,上海形成了高质量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持续深入抓落实、抓落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党史专家纷纷表示,总书记对上海城市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是对上海城市的把脉指向、量体裁衣,既是系统的、科学的论断,更包含着丰富具体的方法论,要把这一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方针,引领未来发展。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诞生于上海,也适用于中国所有城市。”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表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宗旨。百年前的誓言,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在他看来,这座具有光荣传统的城市,一定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超大城市治理,关乎上海发展、关乎人民幸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刘世军表示,重温总书记的论述,深刻体会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意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乃‘国之主人’‘城之主人’。”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也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带来重大指导意义。
“强调‘人民’二字,就是为了表明城市治理不是一个简单的‘技’与‘术’问题,而是承载着鲜亮的政治底色。”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表示,践行这一理念要把人民同不同意、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在城市发展中得到实惠。既要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又要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道路,在世界城市治理中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
做到“六个把握”,聚焦幸福感满意度多算“民心账”
人民城市建设得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
联系上海实际,彰显本质性、指向性的要求,上海广大干部群众结合工作实践纷纷表示:要做到“六个把握”,聚焦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载体和抓手,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表示,将自觉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和城市建设的各方面,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把教育、卫生、养老、托幼、居住、旧改、加梯等老百姓的日常事、揪心事、烦心事抓紧抓实抓出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全年已签约1000台。打响“红色物业”品牌,完善居民区党组织领导的“三驾马车”协同运转机制,推动社区各类主体成为“美好生活合伙人”。
坚持智能化为城市“画像”“把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运中心主任徐惠丽表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构建全面实时动态监测、主动预前精准发现的“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覆盖了城市运行和供水、供电、供气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领域。“雨刷式过马路”“警车护送电动车过江”等做法成为上海一道道温馨的城市风景线。未来,将迭代升级“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让城市更安全、更有序、更干净,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旧区改造是民生关切,“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在党建引领下,将努力创新思路和机制,全力打好攻坚战,推动旧改“加速跑”。近年来,虹口区率先落实“市区联手、以区为主、政企合作”政策,创新并升级“组团打包”旧改模式。今年以来,北外滩区域成片二级旧里改造全面完成,全区已完成旧改1.5万户,提前半年完成旧改1万户的任务目标。
把握规律性系统性,以“钉钉子”精神画好“工笔画”
要学深悟透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更好地从中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更好地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也要用科学思考探索治理规律与系统认知,落细落小落实,构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好家园。
从宜居城市,到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城市发展必须更好地顺势潮流。杨浦区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牢记嘱托,充分发挥战略机遇、高校集聚、空间载体与双创品牌优势,壮大人民城市的发展动力、激发人民城市的治理活力、彰显人民城市的宜居魅力,加快建设高标准人民城市实践区。未来将把杨浦滨江作为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核心区域,在每一处细节上倾注精巧心思,让“五个人人”的美好愿景不断变为生动图景,为奋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党员干部表示,将努力用好“绣花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高品质推动“民心工程”落地见效,奋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上海、活力社区。
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主任王剑华表示,要善于把群众的“想法”转化为我们的“办法”,把群众“金点子”转化为城市发展“金钥匙”。未来将全面执行《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进一步整合资源、广征民意,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聪明才智,真正让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成为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软实力”,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长宁区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表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两年来,虹桥街道开展学习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主题行动季,在家门口和楼门口传播思想、倾听民意、服务群众。今后还将进一步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提高建议质量,推动联系点从参与立法向监督执法、促进守法、宣传普法深化,讲好人民当家作主的故事,更好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气象。
作者:占悦 王宛艺
编辑:范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