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低(零)碳产业园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向海内外发出“共建低(零)碳产业园”的邀请函,全面启动产业园建设,动员全市上下勇当“开路先锋”,携手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盐城范例”,会上一批重大合作事项成功签约。
“全国低碳日”是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决定设立的节日。今年7月10日至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节能降碳,你我同行”。全国低碳日定为7月12日,活动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低(零)碳产业园,是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今年是盐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低(零)碳产业园建设,全市上下要站位全局、凝聚共识,深刻认识建设低(零)碳产业园是使命所系、发展所需、扬我所长,必须坚定有力、坚定主动、坚定不移。要强化紧迫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聚焦“双碳”目标、紧扣“低碳”发展、引领“零碳”未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盐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低(零)碳产业园建设的实际成果,带动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盐城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以低(零)碳产业园“先行者”姿态,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盐城范例”。低(零)碳产业园建设必须坚持目标论、方法论、实践论相统一,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重点在“三创”“四进”“五化”上下功夫。
在总目标上围绕创牌、创特、创新“三创”,研发新技术、构建新标准, 打响盐城低(零)碳产业园区品牌,打造兼具绿色能源、低碳制造、智慧园区、创新孵化和认证服务五大基础功能的低(零)碳产业园。
在方法论上坚持系统推进、循序渐进、破立并进、合作共进“四进”,统筹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局部试点与全域推进、能源转型与安全保供等关系,立足当下、保持耐心,改变偏碳生产生活结构,推进绿色电能替代,构建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政策支持、各类机构跟进的协同共建格局。
在实践层上推动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设施低碳化、管理智慧化、认证国际化“五化”。在供给端推动能源清洁化,紧扣“发得多”扩大“绿电电源”,紧扣“送得出”打造“绿电廊道”,紧扣“用得好”推动“绿电存储”;在生产端推动产业绿色化,做强实体支撑,打造绿色产业基地,突出全链低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智能升级,创塑绿色转型示范;在应用端推动设施低碳化,大力推广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活,构建新型零碳生态圈;在功能端推动管理智慧化,构建以数据库、监控网、调度端为核心的低碳智慧管理体系;在服务端推动认证国际化,深度链接国际通行标准,开展全周期碳足迹核算,积极开展绿电交易合作。
“盐城这方生态净土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盐城海上风电规模接近全省一半、全国五分之一,可以说是‘天上吹来了一座油气田’。”“盐城是我们集团海上风电事业‘梦开始的地方’。”与会嘉宾高度评价盐城绿色生态、绿色能源等方面优势和绿色低碳发展实践,表示将抓住“双碳”战略机遇,积极投身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力参与盐城打造低(零)碳产业园,推动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产业布局,与盐城携手共创绿色未来。
作者:李园园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摄影:王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