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举行的2014国际轨交展上,申通地铁拿出了不少“新式武器”,包括一款使用电子传感器的三杆闸机。据介绍,它能实时探测乘客过闸机时的行为,一旦发现乘客有钻、跳闸机或并杆过闸机等逃票行为,就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
虽然历经数次集中整治,但地铁逃票一直是个不小的问题。今年前四个月,上海地铁运营方就查获7000多起逃票行为。对于这款“高科技闸机”未来能否制止逃票,参展方信心满满,但部分展会观众私下嘀咕,把“高大上”技术用在这里是不是用力过猛?
其实,普通闸机经过简单改造后,也能达到差不多的防逃票效果。就在上个月,地铁龙阳路站安装了一部尚处试用阶段的“低科技”门式闸机,没有传感器也没有数据比对系统,仅将两扇小门整体加高,既保留了可供乘客携带大件行李出入的优点,又能有效防止乘客过闸机时“上跳下钻”。
笔者以为,企业研发新产品,除了要遵循市场需求导向原则,还要注意追求性价比,即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采取最合适,而不一定是最昂贵或最先进的做法。这个道理看似浅显,但在实践中企业如何避开“技术崇拜”陷阱,有时却并不容易。 叶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