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缺乏维生素D的人数量惊人。例如,在美国,有超过40%的成年人缺乏维生素D。而在我国,一项针对广东省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调查发现,80%的人缺乏维生素D,城市居民缺乏程度远比农村人口严重。
除中老年人群之外,其他人群也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一项针对我国700余名四川汉族和藏族青少年进行的调查发现,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高达81%和90%。
最新研究发现,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损害的不仅仅是骨骼健康,还会与多种疾病产生关联。
维生素D与心力衰竭
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尚未明确哪种机制正在促进这种关联。
英国《今日医学新闻》网站最近报道,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研究维生素D3如何影响心肌细胞。他们特别观察了在心脏病发作后产生瘢痕组织的细胞(cCFU-Fs,被称为“心脏集落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
这组细胞非常关键,因为它们参与心脏病发作后心脏组织结疤和增厚的过程 (一旦心脏组织过度结疤和增厚,心脏泵血就很困难,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D对cCFU-Fs有抑制作用,它可以阻止瘢痕组织围绕在小鼠的心脏周围,从而防止心血管系统的阻塞。
研究人员表示:“维生素D被证明是一种令人兴奋的、低成本的治疗方法,我们希望将这些研究发现推广到临床试验。”
维生素D与癌症
陆续有研究发现,乳腺癌和肠癌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其中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一项研究证实,高水平的维生素D会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
此类研究以往针对的大多是欧美人群,鲜有针对亚洲人群关于维生素D与癌症关系的研究。实际上,维生素D的浓度和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存在差异。
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日本公共卫生中心(JPHC)的研究数据。研究跟踪了JPHC数据中33736名年龄在40至69岁之间的男女参与者长达十年的病史、饮食和生活方式等详细资料,同时采集其血液样本来测定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在平均随访的16年中,该人群中出现了3301例新发癌症病例。同时,研究人员从33736名患者的基本队列中,随机抽取了4456名参与者(其中包含450例癌症病例),再进行血液样本中维生素D的水平测定。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人体内维生素D浓度越高,其患癌风险越低。
研究中,研究人员排除了影响维生素D研究的各类因素,包括季节、体重指数、体育锻炼、吸烟、饮酒、癌症家族史、糖尿病史;在分析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等女性癌症时,研究人员又纳入了如月经初潮年龄、生育数、外源性雌激素的使用、是否更年期、绝经年龄等因素。
维生素D与肥胖
最近的另一项研究发现,腹部脂肪过多与维生素D水平较低有关。
研究人员考察了肥胖与维生素D含量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了不同类型的身体脂肪如何与维生素D相互作用的情况。
研究人员表示,腹部脂肪含量的增加和维生素D含量的降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与此同时,腰围偏大的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他们应尽早检查维生素D含量。
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在高纬度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偏高,这与那里的人们较少接受阳光照射有关。
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大学的斯蒂夫·辛普森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数百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阳光照射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多数病例都符合这一推断,只有少数例外。例如,斯堪的那维亚的多发性硬化症发病率低于对其所在纬度的预测率,这是因为斯堪的那维亚人大量食用了富含维生素D的多脂鱼。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阿尔贝托·阿什利奥公布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期症状的一些数据表明,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较低者症状更明显,诊断结果也更不乐观。阿什利奥还报告说,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年轻人患I型糖尿病的风险,是维生素D水平较高者的两倍。
维生素D何以能够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因目前还不甚清楚。在对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中,阿什利奥猜测,维生素D有可能可以增强免疫细胞辨别外来异质与身体自身细胞的能力。维生素D似乎还能提高身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包括那些引起伤风感冒的病毒,还可能令各类细胞产生更多的天然抗病毒物质,包括免疫T细胞和呼吸道内壁细胞。
作者:邱德青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