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和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如是开头,小说里的露姬,以及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萨特,在虚构与真实的世界里曾交替坐在巴黎左岸咖啡馆“专座”上,呈现出或虚幻或真实的巴黎,留下了一张张巴黎城市文化的“底片”。
位于“世界会客厅”北外滩的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九季系列读书会以“城市之光”为主题开幕,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翻译家袁筱一分享《饭店、沙龙与咖啡馆:文化的巴黎与上海》讲座,她谈到,城市是由传统、人以及不断变化着的时空构成的。“咖啡来到了巴黎,遇到了巴黎的人和事,构成了巴黎的咖啡馆和包括巴黎咖啡馆在内的巴黎文化。或许一百年后,也有一个法国人,在巴黎做一个类似的文化活动,他的话题是:上海的书店和上海文化。”
上海,曾被称为“东方巴黎”,时至今日,巴黎的文化风尚仍然与上海的潮流思想紧密互动着。2021年上海已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在上海,咖啡馆也不仅是饮品消费之地,其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之一,正与街道、书店、美术馆等空间相融合,共同丰富上海的城市文化内涵。
袁筱一选取了巴黎若干具有文学标识意义的饭店、沙龙与咖啡馆,为读者们构筑一幅具有历史纵深的巴黎文学景观图,同时也以上海一些文学场景作为参照,以此考察了城市文化“底片”的形成。
她谈到,咖啡馆成为法国文化的标识,并不是20世纪才发生的事情。早在启蒙时代,路易-塞巴斯梯安·梅西埃在《巴黎图景》中提到的“六七百家咖啡馆”里就挤满了文人、冒险家和哲学家。大家在这里不仅谈文学,也谈社会与“国家大事”。“摄政咖啡馆”“皇家咖啡馆”都是当时此类的咖啡馆。咖啡馆始建于17世纪末,是启蒙的见证更是18、19世纪法国艺术与哲学的中心。拉·封丹、伏尔泰、富兰克林、巴尔扎克、雨果、拿破仑等等,都是 Le Procope座上宾。这里孕育出了狄德罗《百科全书》,也遭逢过丹东、罗伯斯庇尔,甚或拿破仑的慷慨激昂,因此也算是孕育出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我们或许只能从菜单上的“革命者牛排”中体会到当年在此激烈交锋的革命思想。
与公共空间并存的还有介于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沙龙。正是在18世纪,饭店、沙龙和咖啡馆构成了巴黎特有的城市空间,由此渐渐成为巴黎乃至法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巴黎早期的沙龙文化,和现在上海的书店文化颇为相似。还有剧场,在巴黎的文化中非常重要。今天,上海的剧场文化也很发达。”袁筱一认为,上海的城市文化中这种大众性,能够让“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空间里交流。剧场、书店或是咖啡馆,还有集教育、讨论的功能于一体的图书馆、博物馆。没有文化是构不成城市的,而文化在于人和思想的碰撞。公共空间之所以重要,因为人的思想需要碰撞、讨论和分享,才会不断产生新的文化动力,上海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作为中国建投集团旗下建投书局的品牌文化活动,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 自2017年至今已陪伴读者走过八季,推出了“上海史”“大师”“江南”三大系列,并出版《江南纪》一书,从地理变迁、考古发现、风土人情、商业经济等多元视角,将人文思想注入这块历史悠久且充满新生能量的滨江水岸旁。
本季“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至明年2月将共开设6场读书会活动,在“城市之光”的主题下,以“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为核心理念,多位专家学者选取巴黎、纽约、东京、伦敦、圣彼得堡、米兰等6座国际城市为讨论对象,分别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街头文化、城市精神、滨水空间、文学地标、时尚艺术切入展开解读。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书店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