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在今天开幕的陆家嘴论坛“金融助力碳达峰 碳中和”大会上表示,银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一个是结构,一个是标准,一个是风险,所谓结构就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间它的产业结构要迁移变化,银行实际上就是做两件事,一件事情就是对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的加大,包括像支持新能源、绿色建筑、电动汽车等等这些大家很熟悉的这些领域,这是一个新的技术带来的低碳要加大投放。但是光做这一点还不够,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些传统的产业要节能减排,这个过程中间是技术要改造的,技术改造的过程中间不管是电气化的过程还是设备升级也好,这时候银行也应该支持,这是所谓的结构。
周月秋表示,所谓的标准就是要把全社会的资金更多的动员到绿色的领域里去,针对发展的情况,针对区域和企业、行业的情况我们要不断的探讨、完善新的标准,什么是绿的?什么是不绿的?低碳、高碳等等都需要界定。信息披露,定性、定量的也要有相应的约束,这些就是说明的标准。
还有一个就是风险,就是气候风险纳入到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里来,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要重点去做的一件事情,因为全球系统性的中央银行对于气候风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天弛
图:袁婧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