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残障人士参与冬奥会的前提。距离北京冬残奥会这一全球最大规模的冬季综合性残疾人体育盛会还剩不到300天的时间,与场馆配套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如何?
早在此前,有关方面编制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和《无障碍指南技术指标图册》,要求在场馆设施建设、赛会服务和城市运行工作中落实较高的无障碍技术标准。同时,北京冬奥组委与相关政府部门和残联组织加强合作,建立无障碍督导工作机制,将无障碍工作同步纳入场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验收评审各环节中。据了解,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馆作为北京夏奥会场馆的再利用,其无障碍设施均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同时,两个场馆均将最佳观赛坐席留给了残障人群。
北京市无障碍监督员杜鹏不是第一次来水立方,但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发现。“上次我们提出无障碍坐席的护栏高了,这次过来,护栏已经降到90厘米,坐在轮椅上视角好,还能保证安全。”杜鹏指的是位于水立方南侧的观众无障碍坐席。
▲延庆冬奥村样板间。
“无障碍建设是场馆改造的重要内容,在场馆建设中同步实施。”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无障碍协调处处长彭四田介绍,水立方拆除了一些座椅,把最佳观赛位置留给残障人群。改造中预留出南北两侧看台区,按照场馆总坐席数1.2%的比例为轮椅使用者提供无障碍席位,同时按1比1的比例设陪同席。
20间无障碍卫生间进行了同步改造。这里明亮宽敞,全部采用电动门,具备语音提示,洗漱台的镜子采用了倾斜角度设计,方便轮椅使用者。
水立方内的更衣室
“除了10间永久的运动员更衣室之外,我们改造了一批集装箱式更衣室来灵活补位。”国家游泳中心无障碍改造工作人员刘振铎解释,每间约30平方米的集装箱式更衣室其实是由4个小集装箱拼接而成,为了配合轮椅“平进平出”,采用了自动门的设置。更衣室内部,坐便器、洗手池、淋浴设施应有尽有,简单好用。
国家体育馆则对所有客梯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残障人士可从各个入口直达比赛场地及看台。馆内增加了36个无障碍看台,分散在各个场馆的入口处,让残障观众距离冰球比赛场地更近。此外,冬残奥会时,从运动员更衣室至比赛场地全部铺上仿真冰板,并降低坡道的坡度,运动员可以从更衣室滑入比赛场地。
运动员居住的北京冬奥村和延庆冬奥村,则按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要求,除保障比赛期间各类人群使用之外,还建成了规范、系统的无障碍设施体系。延庆冬奥村由一个公共组团和6个居住组团组成。赛时,一、二组团和公共组团将为残奥会提供服务,共提供683张床位,其中包括158张轮椅床位。公共组团设有假肢和轮椅维修服务中心。冬残奥会时,北京冬奥村可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1040张床位,所有的房间均设置在低层。室内家具的位置方便乘轮椅运动员使用;扶手、开关等高度和样式方便操作无需抓握。赛时还将开发无障碍智慧服务平台,残奥运动员可通过手机APP进行村内无障碍路线导航,查看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并进行预约。
除了冬奥场馆,涉奥场所及周边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是北京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仅一路之隔的科学园南里东街是朝阳区打造的无障碍示范街。人行道路的零高差、显眼的无障碍停车位、冬天不凉手的坡道扶手,这条全长540米的科东街让无障碍监督员张静波直言“惊喜不断”。
奥运村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春红介绍,街道动员科东街周边的12家社会单位参与无障碍建设工作,街边门店全部按照无障碍标准增设了坡道及扶手,方便有需要的居民进出,科学园南里站公交站台增设了提示盲道。此外,人行横道和自行车道均实现了“无缝衔接”,同时整治了11处盲道穿井盖问题。
作为北京冬奥会大家庭总部酒店和冬残奥会大家庭饭店,紧邻奥运中心区的北京北辰洲际酒店自筹备冬奥服务保障以来,也十分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目前,酒店无障碍客房、低位服务台、无障碍电梯、无障碍低位取餐台均已完成改造。
朝阳区残联理事长陈开红透露,目前涉奥重点区域930个点位全部完成整改。作为“双奥之区”,下一步全区将继续着眼于奥运场馆和涉奥场所周边无障碍环境建设,确保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无障碍设施成体系、无断点,残疾人、老年人通行无障碍。
“截至目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和冬奥村(冬残奥村)无障碍永久设施建设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冬奥赛时无障碍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彭四田介绍,经过测试活动的检验,冬奥场馆的永久性设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赛时的无障碍需求,目前与场馆相关的临时设施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中,下一步主要将做好永久性设施与临时设施的“衔接”,从而更好地满足赛时需要。
市无障碍专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要求,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重大办、市残联已经会同冬奥组委相关部门,专家团队、监督员队伍对154个涉奥场所进行了两轮联合“体检”,分层次下发“一馆一策”整改通知书,挂账督办,整改成效显著。
编辑:彭丹
图片:来自新华社、北京体育广播公众号
责任编辑:陆正明
来源:综合自北京日报、北京体育广播